兩名軍司馬點點頭。
公孫瓚又對田豫說道:“國讓,你回營中將所有燃燒瓶全部調集起來準備使用。”
“好。”
田豫答道。
公孫瓚又對田楷下令道,“你去集中所有騎兵,我親自領隊,都聽我的號令動手!所有人預備戰斗!動手時要狠,要快,要不計代價!”
“唯!”
田楷得令。
幾人悄然退后。
這次過來,是近距離觀察敵人的營寨情況。
摸清楚之后,就該知道怎么打了。
胡人居住雖然分散,但大體方向還是分為三個陣營。
鮮卑人、烏桓人以及匈奴人,各占一部,鮮卑人在東側,人數最多,更靠近公孫瓚營寨,烏桓人在西側,更靠近河邊,匈奴人最少,在北側,稍微遠離他們一些。
公孫瓚決定將打擊目標先給鮮卑人,實際上烏桓人也不少,這次魁頭幾乎傾巢而動,陸陸續續,有差不多四萬大軍,烏桓人則出動了三萬多人。
再加上一萬多匈奴人,這里聚集了差不多八九萬胡人士兵。公孫瓚步騎兩萬左右,加上難樓等部,不過七八萬,實力有差距。
但這種差距其實不太明顯,戰爭也往往并非是靠人數優寡來決定,意外因素太多,誰能笑到最后誰也說不清楚。
月黑風高。
公孫瓚的營寨大門打開,步兵先一步出來,但緊接著就是騎兵浩浩蕩蕩奔騰。
晚上馬匹奔馳的聲音格外醒目,隔著數里,鮮卑人就聽到了動靜。
一時間,鮮卑六個部落很多人都驚醒過來,幾乎是本能一般開始往后營方向的馬廄跑去,準備騎上馬匹戰斗。
不過此時鮮卑人都沒有亂,因為草原上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夜晚的時候敵方部落忽然來襲,此時就得立即趁著敵人還未靠近的時候準備好馬匹武器,不管是逃跑還是反擊,則要看部落首領的意圖。
鮮卑六部各個部落首領的反應不一,魁頭等部是馬上讓士兵往前營方向移動,準備反攻。騫曼等部則是讓士兵往后營方向移動,先拿了馬匹,看看形勢再說。
還未開戰,氣氛就已經十分嚴峻。雙方距離不過數里,頃刻間就已經抵達,此時所有的鮮卑人才剛剛抵達馬廄,快一點的才騎上馬匹。
而公孫瓚的騎兵手上,全都握緊了手中的燃燒瓶與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