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即便是危機四伏的夜晚,田丹亦是連夜出發,率領數十騎兵,飛一般往廣陽縣而去。
而此時此刻,隨著劉虞的天子詔書抵達,整個幽州,宛如一顆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湖面,泛起了陣陣波瀾漣漪。
幽州地域很廣,最靠近冀州的是涿郡,為后世的河北保定市,此時叫做北新城。最遠的東面,則是樂浪郡,郡府在朝鮮縣,后世有個大名鼎鼎的名字,叫做平壤。
從河北保定到平壤,一千多公里,就可以知道此時的幽州到底多大。
公孫瓚現在遇到的麻煩,遠遠談不上讓整個幽州都亂起來。頂多就是幽州最西面的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一帶的烏桓加入其中,戰場中心還是最靠近冀州的涿郡。
而劉虞一道命令發布,那就是整個幽州都陷入沸騰。遼西、遼東乃至玄菟郡北面邊的夫余國、濊貊國都得知了消息。
右北平以北,后世的承德市一帶,棲息在濡水河畔的鮮卑烏桓部落,各個首領接到信件,紛紛高呼:“是伯安公的召喚,伯安公待我們如子,我等亦待他如父。父有召,子豈有不從之理,孩兒們,出兵!”
遼東蘇仆延部落,部落長老得到消息,垂首頓足道:“壞了壞了,首領犯大錯了,快,快派人向首領報信,千萬不能再錯下去。”
右北平烏延部落,部落其余掌權者皆是臉色凝重,環顧說道:“伯安公親筆書信,這可如何是好,首領千不該萬不該跟著那蹋頓小崽子去追殺公孫瓚的呀,我們必須出兵了。”
扶余國,高句麗城,扶余王聽到信使來報,看過了劉虞給他的信件,大喜道:“是我的好朋友伯安公,他現在做了大漢皇帝,如果我現在幫他的忙,他將來必定會報答我。那此事,我自然要出手相助,傳我命令,盡起大軍,襄助那涿郡的公孫瓚。”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整個燕山山脈的東南西北,無數大小部落一聽到是劉虞的命令,紛紛響應號召,出人出力,不管是幾十人的兵馬還是成百上千的兵馬,哪怕是只有幾個人,都愿意出那么幾個人的力。
江湖雖然已經沒有了他劉虞的存在,可江湖上依舊有他的傳說。
當年劉虞在幽州樹恩實在太多,無數鮮卑烏桓乃至扶余人濊貊人都深受他的恩惠,對他感恩戴德,所有上了年紀的部落長老首領單于,都銘記他的恩情。
歷史上,劉虞被公孫瓚殺死,鮮于輔鮮于銀齊周三人一聲召喚,十余萬胡騎宛如從天而降一般,不知道從什么角落里,自己帶著干糧武器,浩浩蕩蕩如溪流匯聚成江河,將如高樓大廈一般的公孫瓚踏為了平地。
此時仿佛情景再現一般,只是從仇恨公孫瓚,變成了響應劉虞的號召,轉而幫助公孫瓚。
漁陽獷平縣,后世的密云水庫附近。
這個時候當然沒有水庫,但有一條河流叫做鮑丘水,流過縣外,將河畔附近大片草原養育得郁郁蔥蔥。
游牧民族需要水草豐茂之地,河流附近自然成了胡人聚集之地。
此地原本棲息著無數大小鮮卑烏桓部落,這些部落混居而住,幾乎不分你我。
閻柔早年被俘虜至此,成為奴隸。但憑借著自身本領,慢慢有了一定地位,后來得到了鮮卑烏桓人信任,成為了首領,雖然不如那些大部族,但亦是稱霸一方,勢力不弱。
獷平縣十分破舊,這里胡漢雜居,漢末大亂后,早就沒有了官府,由各個部落首領代管,此時城中一處房屋內,閻柔迎來了兩位客人。
一位是他的弟弟閻志,另外一位自然是田丹。
三人在門口相聚,閻柔哈哈大笑著上去就與自己的親弟弟一個擁抱,問著家中一些情況。
閻柔在此地分不開身,因此在家中照顧父母的重任就交在閻志身上,雖然廣陽到獷平不過二百余里地,但兄弟二人還是聚少離多,很少相見,因而現在有說不完的話。
田丹耐心地等待著兩兄弟相聚的喜悅,一直到閻志結束了話題,三人這才進屋來到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