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緩緩點頭,沉吟道:“奉孝之言,也并非毫無道理。不過我自幼與袁本初交好,后來又與劉玄德盟約兄弟,如果保持中立,他們二人應該都不會攻打我,撕破這張臉皮才對。”
郭嘉搖搖頭:“明公只看到了袁本初與劉玄德,卻忘了那位。”
那位?
曹操眼中有些茫然,片刻后,忽然明白過來,恍然大悟道:“天子?”
“不錯。”
郭嘉點點頭,指了指西方:“天子年歲很大了,他曾經多次下過詔書,希望天下各路諸侯都能夠回歸朝廷,恢復大漢統治。等一統之后,他將親自前往河北挑選景帝之后,抱選新的天子,他退位讓賢,可見洛陽那位,已經等不及了。”
曹操深以為然地點點頭:“伯安公人是一個好人,對權力欲望亦沒有太大野心。他唯一的愿望,便是恢復漢朝江山,然后挑選一位宗室繼任,如今他的年歲越大,心里恐怕也越急。”
郭嘉繼續說道:“如果在這個時候,明公搪塞朝廷征召攻伐袁紹,也許此時天子不會有何動作,但將來,恐怕要對明公不利,更何況東南面......”
東南面?
呂布。
曹操目光深邃地道:“看來呂布應該是上表朝廷,愿意臣服朝廷統治,這才讓天子敕封他為徐州牧。朝廷這是在利用呂布來牽制我,一旦我不從的話,也許將來我與呂布之間的仇恨,便會成為朝廷偏袒的借口。”
“正是如此。”
郭嘉說道:“所以別看陳子歸好心說是要幫明公向天子解釋,可天子卻不會這么想,他只會想的是明公表面臣服,背地里卻是說一套做一套,將來如果能平定冀州,必然是一道詔書讓明公前往洛陽擔任九卿,若是明公不從,恐怕.......”
“這.......”
曹操聽到郭嘉的分析,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是了。
他居然差點在勝負沒有分出結果之前,就很冒失地去站隊。
也許有人會奇怪,曹操不是打算兩不相幫嗎?
為什么會說他冒失地選擇去站隊。
因為這種站隊并不是去站劉備或者袁紹的隊,而是在站你是否忠心向漢的隊。
不要以為你上表朝廷,對劉虞說我是大大的忠臣他就會信。
要是劉辯劉協這種小孩子沒準還能忽悠一下,可劉虞本身也是多年老臣出身,在幽州那樣復雜的地方經營多年,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又豈是簡單之輩?
更何況朝廷不少老奸巨猾的老臣,比如楊彪馬日磾趙岐等人都不是什么善茬,絕不會因為你上一封奏折,就能取信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