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站出來。
沒有絲毫的猶豫。他們對日寇是恨之入骨的。
看他們身上的傷痕累累,就知道日寇曾經怎么折磨他們。事實上,他們還是最幸運的一類。其他人都被日寇殺害了。
在陳橋鎮的郊外,就有一個亂葬崗。被日寇殺死的人,都被扔在那里。
有些人其實還沒有死,也被日寇殘忍的扔出去。然后在那里活活等死。
很多重傷員也是顫抖著站出來。
他們也要戰斗。
哪怕是只剩下最后一口氣。
他們經歷過的苦難,他們對日寇的仇恨,只有戰斗才能解決。
“自己上來領取武器。”
“彈藥管夠。”
楊岳平靜的說道。
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也不需要。
只要還有最后一顆子彈,只要還有最后一口氣,他們都會堅持戰斗。
不可能還有人愿意被俘虜第二次。
包括那些勞工,都是非常清楚,只有起來反抗,才能避免再次被抓。
首先進行人員編組。
以原來的新四軍戰士,還有抗日積極分子為骨干,融合勞工,剛好五百人。
成立一個營。由高景林擔任營長。
番號就叫做三營。
學陳大雷的。一營二營都沒有。只有一個三營。但是敵人不清楚啊!以為有三個營。
開始配備武器。
所有的班組骨干,都是五六式半自動步槍。
極個別槍法好的,直接配備栓動狙擊步槍。
隨身軍營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武器。有輕機槍,有迫擊炮。還有手榴彈。要什么有什么。
一個班至少一挺輕機槍。有的甚至兩挺。
每個排一挺馬克沁水冷重機槍。
這些都是基本配置。
關鍵是炮火。
每個連都有一個炮排。配備82毫米迫擊炮。
每個排都有一個炮班。配備60毫米迫擊炮。
這種平原地區,和日寇作戰,沒有炮火是絕對不行的。
75毫米山炮之類的,需要戰馬拖拽,比較麻煩。還不如82毫米迫擊炮輕便實用。
本來107火箭炮是極好的。可惜,三個月之內都沒有。
只能依靠八二迫撐門面。
不過,戰士們都已經是非常高興了。
以前他們打仗,哪里有那么厲害的武器啊!高景林倒是見過。
可惜,后來淮南支隊和鄂豫皖挺進縱隊匯合以后,將大部分的武器都分派出去給其他部隊了,剩下的也沒有多少了。
否則,高景林自己也不會重傷被俘。
在被俘虜之前,高景林只有一把中正式步槍,還有五十發子彈。打完就沒有了。
幸好是楊岳又來了。
每個戰士至少150發子彈。自己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高景林自己挑選了一把捷克式輕機槍。還有足足五百發子彈。哪怕是沉甸甸的,也要拼老命的帶著走。
子彈就是生命。
沒有子彈就沒有生命。
現在的他,最懂得這個道理了。
“噠噠噠!”
“噠噠噠!”
遠處傳來馬蹄聲。
眾人都是開始緊張起來。還以為是日寇騎兵來了。
“是我們新四軍自己的騎兵!”
“大家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