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城的集市不多,因為地處關隘,再加上土地貧瘠。
這里的百姓顯然是不會有太多閑錢亂逛街的。
大多數情況下。僅有的一個集市也總是顯得冷落了許多。
所以,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其他集市了。
不過,集市少也并非全是壞處。
至少不會發生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的四方形打野操作。
也節省了不少時間不是。
聽了這話,不少當陽城居民露出了羨慕,不屑,自嘲以及冷落的笑容。
.......
天才不過是蒙蒙亮。老管家就已經帶著一群嘰嘰喳喳的小侍女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集市。
在他們來之前,集市就已經聚集了不少的人群。
畢竟都是要生活的嘛。就算再窮,再不愛采買,也還是需要一些生活剛需品的。
所以,這行商出沒的日子竟是成了這小城鎮約定俗成的趕集日了。
也可以說是很真實的了。
路上的人很多。難得的一次熱鬧,無論是有沒有想要采買的東西,出來逛逛總也是沒錯的。
這些人中,大多數人見到了老管家都會樂呵呵地上前問句好,打個哈哈。
其實這也很正常。
作為當陽城有名的大戶。華家既然想要幫助小皇帝管理好這個地方,那么約束好這些在這里落戶了幾輩子的土著自然也就成了首要任務。
對于這些私塾都沒上過幾年的小民,管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恩威并施。
威倒不用他們關心。
畢竟是關隘,一國之門,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幾任城守下來,早已經把這個地方管的像個鐵筒一樣。
尤其是這屆城守還是個酷吏,刑罰玩的忒熟。
所以,華家根本就不用擔心這些。
相比來說,華家在這里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施恩。
也就是平常施施粥,減些地租,碰上不平事多管一管之類的。
這種事情,簡單,卻很繁雜。當然不可能是主家人出面。
所以,大多數事項,操辦的都是這個老管家。
也正是因為如此,老管家在這些人眼中可以稱得上是大善人了。
遇上打打招呼也是正常。
簡單的嘈雜之后,商隊也很快就到了。
或者說,他們頭一天就已經到了。
只不過是昨日休整了一夜后,今天才正式開始擺攤而已。
畢竟是好幾天的勞苦奔波,也的確是有些辛苦。休息休息也很正常。
所以,就在各個商販將攤位正式擺好的時候,整個集市才正式開始雜亂了起來。
吆喝聲和人們的討價聲連在了一塊,說不出的嘈雜與混亂。
在這樣的情況下,老管家也不再約束著這些小侍女了。他只是提醒這些小家伙們要在傍晚之前集合,隨后就一頭鉆進了旁邊的小酒館消失不見了。
“好機會!”
看著老管家離開,等待了許久的花九眼睛瞬間就亮了起來。
雖然他并不認為自己都已經變成了這個樣子,那個老頭子還會來找自己的麻煩。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我花九又不是鐵憨憨,怎么可能直接頂風就上。
那不是找死嗎?
作為新世紀的優秀青年,當然是要運籌帷幄,在機會來臨的時候再出手啦。
否則再被抓回來豈不是很沒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