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柄的地方,放大!!”
王文依言照做,兩個華國古繁體字頓時出現在直播間中,“斬龍!”主播間有許多人直接將這兩個字個念了出來。
新華國建立之后,為了普及教育,將華國古繁體字進行了一次簡化運動,導致古今的華國字有些許的差別。
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簡體字是在繁體字的基礎上簡化而來的,只要不是年代相差太遙遠,但看樣子,國人還是能猜出來。
“果然沒猜錯,是他!!”
直播間里一下子沸騰,揭秘大公開嗎,吃瓜群眾對這些東西最是感興趣了。
“是誰!!”
“求大佬解析!”
“激動的搬出了小板凳!!”
“敲黑板,小葵花課堂開課了,都坐好!”
......
王文也沒有按捺住好奇心,在直播間里問道,“這位老鐵猜出是誰了嗎,主播到現在還是一頭霧水呢?”
看到劍柄上兩個字就確定了身份?王文知道,那兩個字一定非同尋常,或許帶有特許的意義,就比如赤霄劍之于漢高祖,太阿劍之于秦始皇,但是古代名劍之中,他確實不知道什么時候冒出過一把斬龍劍來。
斬龍這兩個字可不能亂用,須知道古代帝王又自稱真龍天子,劍若名“斬龍”,豈不是犯了忌諱。
那名網友的頭像閃了閃,他也沒有什么遮掩,直接便將自己的發現說了出來。
“斬龍這兩個字無論是在什么時候都是犯忌諱的,古代將‘名’看的十分重要,就比如說《道德經》的開篇之言,本是‘道可道,非恒道’,就是為了回避漢文帝劉恒的名,將‘恒’改為了‘常’。
按理說,就算是曾經有過一柄叫‘斬龍’的劍,它也是不可能會出現在史書上的,因為這是一種大不敬,往嚴重里說,甚至可以安上圖謀不軌、意圖謀反的罪名。可是偏偏,機緣巧合,歷史上還真有這么一柄劍,就叫斬龍,而且還是當朝皇帝親自賜的名......”
皇帝親賜的劍!!眾人恍然大悟,沒錯,在等級森嚴,君權至上的古代,也唯有皇帝才有資格給一把劍上這種名號,旁人若是敢這么取名,第二天就等著抄家滅族吧。
“所以說,這把劍是華國古代一位皇帝的?”王文順勢問道,但是話音剛落,他自己都意識到不對,天上那人,分明是一介儒生,就算華國幾千年來一直奉儒家為正統,但是也沒有哪個皇帝穿儒服戴儒冠的啊。
那人在顯化之際都拿著斬龍劍,說明斬龍劍必定與其關系親密,很有可能是其生前的配劍,不可能說是從哪位皇帝手中臨時借過來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