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等何人!速速出示符傳!”門吏握著刀盾的手都出汗了,唯恐對方是小股深入的黑山賊、漏過了在常山郡和中山郡邊界巡邏的官軍,潛至此處。
“仆乃安喜縣尉劉備,近日方聞故友甄逸病故,特兼程前來吊喪。”劉備沒有耍大牌,遠遠就把官傳舉在手上,并且示意關張約束手下等候,他單騎上前答話。
門吏接過官傳仔細看了,確認是鄰縣的官員,才松了口氣,但依然補問道:“既是吊喪,為何帶恁多兵馬?”
這行人共有一十九騎,近四十匹馬。
而且因為劉備起兵涿郡,手下的嫡系騎兵都是胡漢雜處。尤其這次太倉促,漢騎還得安頓家小,所以帶的大多是烏桓突騎。
這支人馬看起來就很精銳,難怪對方害怕。
劉備不卑不亢地回答:“黑山賊猖獗,道路不靖,作為朝廷武官,出行怎能不做戒備?你們呂縣尉不也如此么——你叫什么名字,倒也勤謹可嘉。”
這幾句話說得很巧妙。
首先是傳達了他和無極的呂縣尉份屬同僚。其次又夸贊呂縣尉治軍跟他不相上下,還順帶嘉許了門吏。
頗有幾分《巴頓將軍》對嚴于執法的勤務兵說“我晉升你為上士,加利福尼亞男孩”的意味。
門吏終于換了個態度,陪著笑恭送:“劉縣尉所言甚是,請入城——可要帶路?”
“不必了。”劉備做戲做全套,假裝認真地問了對方名字,就好像真心會到呂縣尉那兒給他美言幾句似的,然后才策馬入城。
……
一行人很快到了甄府,劉備當先下馬,然后陳清來意,自有人通報引入。
那些騎兵就在門廊下歇腳。
走到正院第三進,就看到兩個頭纏灰黃色葛巾、身著白色生絹袍服的少年人降階而迎。
漢代對喪服的要求是不許染色,也就是保留織物天然的本色。頭巾只能是葛布或者麻料,不能用絲絹,所以很少有純白的。
但衣服不限材質。有錢人的生絹孝服就是純白的;窮人才穿麻、葛。后來曹操專權時,打擊厚葬之風、簡化孝服等級,才在禮法上強行統一了孝服材質。
所以看少年的打扮,就知道他們是甄逸的兒子。
劉備禮貌拱手,說明來意:“二位少君節哀,仆安喜縣尉劉備,早年與令尊略有薄交,近日方聞故友仙逝,來晚一步。這幾位是我二弟、三弟、書掾李先生。”
“原來是劉縣尉,休如此說,閣下兼程而來,闔門上下,俱感厚意。”少年也回禮作揖,然后相互介紹了一下。
左邊那個年長的名叫甄儼,十五歲,右邊的叫甄堯,才十三歲。
畢竟甄逸死的時候也才三十幾歲,家中男丁自然都比較年少。看甄儼兄弟倆說話都不是很成熟,接待客人時也不敢托大。
這倒正好方便了見機行事。
一行人被甄儼引到靈堂,劉備在甄逸靈前行了禮,說了些“甄兄慢走,小弟來遲一步”之類的套話,便算祭拜完畢。
白事已經擺了一個半月,該來祭吊的早就來過了,所以今天就他們這一伙客人,沒那么多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