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那簿曹掾就帶著劉、李來到另一間守衛森嚴的庫房,一番手續,然后提出一盤20個的馬蹄金餅,一共30斤。
“這這這……說好了50斤黃金,這就變成30斤了?”李素瞬間對漢末朝廷的黑暗,有了更生動的認識。
而劉備似乎這方面社會經驗比李素豐富不少,不動聲色地把交割手續辦完。
背著三十斤金餅離開簿曹衙門后,劉備才問李素:“伯雅,你也是書掾出身,竟不知其中陋規?都多少年了,朝廷名義上賞賜黃金,都是要先官價折現成銅錢、你非要堅持拿金餅,還要再折回來的。”
李素懵逼了一兩秒,才接受了這個現實。
原來,漢朝人就已經用“計劃內價與計劃外價匯率雙軌制”盤剝立功的人了!
官方匯率,從西漢至今都是一兩黃金一萬錢。
民間匯率,實際貶到一兩兌一萬七。
所以,他們什么都沒干,就已經被打了個六折——
還別不服氣,看看人家平黃巾三杰之一的朱儁,當年協助剿滅會稽賊許昌的時候,朱儁的五十斤黃金賞金,也是這樣到手就貶值成三十斤的!
這還不是管錢的人貪污,而是朝廷直接就少發。
非常符合桓靈二帝慳嗇的特色啊!
“別想了,這世道就這樣,三十斤也不錯,本來就是意外之財,去好好喝頓好的吧!”劉備拍了李素兩下,讓他別瞎幾把想了。
“我還有點事兒,兄等先去找地方喝吧,明天擔任信使的事兒,我還沒說服使君呢。我想回刺史府門口蹲辛從事,請他一起喝一頓,給點好處,看看能不能在使君面前美言幾句,討到這個差使——使君如今還不知我的口才,對我辦事不信任呢。”
李素原本以為,賈琮會直接讓他當信使,都沒想過其中會有曲折。
不過回頭想想也正常,一個原先只給督郵當過書掾的人,堂堂刺史怎么會放心你獨自代表他去向朝廷匯報工作呢?
充其量,也就是把李素當成一個證人,但另外肯定要選別的可靠的人當正使。
如果不講究一點,直接就把他這個證人和最初告發者晾在一邊了,李素和劉備的事兒,說不定只能在奏表上、以文字形式被朝廷讀到。
也怪李素當初沒鐵證,只能先到賈琮這兒告發。他要是跟唐周那樣有書證的話,那就也學唐周“直入禁中告變”。
到不了雒陽,如何攀龍附鳳結交權貴、揚名天下?
現在沒辦法,只好塞錢給好處,請人美言幾句。
“這是正事,那就有勞賢弟了。”劉備也知道輕重緩急,握著李素的手,擺出一副委以重任的姿態。
李素:“不過,我需要使些錢才能促成此事。不僅是這次,將來到了京城,恐怕也有一些關節。兄是正直之人,不過……”
劉備一愣:“原來是剛到手,就要花出去了,罷了罷了,早該想到的。吶,盡管拿去使。賢弟乃吾之良、平。昔高祖聞陳平受金盜嫂而不罪,授陳平萬金而不疑,你我兄弟,怎會信不過你。”
說著,劉備從金袋里抓了一把,大約幾斤的馬蹄金,拿去跟關羽喝酒購物享樂,剩下的居然就全交給李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