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打探方式,就是派出一點兵力試探性接觸、陣前叫罵痛斥對方師出無名。
但管承派出去到海灘上列陣叫陣的人,卻被太史慈非常無恥地幾陣弩箭射殺了不少,太史慈一方面對罵陣還振振有詞地反罵,看起來士氣非常高漲。
通過漢軍的反罵,管承才知道,原來對方是“師出有名”的,借口是有幽州軍的海路運糧船被沙門海賊劫了!
“誰劫的?我怎么不知道?天殺的,要是被我查出來是誰背著我惹劉備,我把他剮了人頭送到劉備那兒!”聽到這個消息,管承簡直是郁悶欲狂。
他太了解劉備是不好惹的,給劉備運后勤的糜竺也是不好惹的,所以最近已經非常克制了,柿子只挑軟的捏。
他哪里會知道,其實根本沒有人劫糜竺的船,所以糜竺的栽贓陷害偷襲才能來得這么突然——要是真管承劫的,管承肯定早就怕遭到報復,會提前做出預防,比如把周邊小島上散開的兵力都集中到主島上、并提前做好海島的淡水儲備。
哪里至于像現在這么被動。
至于站在李素的立場上,他從來不會覺得這有什么不對。
對方是海賊,跟海賊有什么好講江湖義氣的?
名門正派跟魔教妖人約好了單打獨斗、實際上把對方騙出來后群毆的事情還少么?兵不厭詐嘛。
官軍就這樣圍島圍了不到十天,陸陸續續有旁邊小島的海賊憋不住了,因為缺乏淡水的恐懼,又害怕被官兵各個擊破,所以想趁夜偷渡到沙門主島跟管承會合。
成功逃過來的當然有,但是半路上被巡邏的大船截獲的更多。
海賊個個都是亡命徒,但因為貧窮,用的都是沒有船艙的小船,就算有些加了桅桿和草席的帆,也就跟維京長船造型差不多。
同樣是因為貧窮,他們的遠程武器主要是弓箭,連弩都比較少。
這樣的貨色跟太史慈那些有船樓有垛堞射孔的大船對抗,而且官軍配弩比例更高,根本就沒得打。
哪怕三倍數量的小船,只要沒有速度優勢靠上去接舷戰沖殺,就等于是白給。居高臨下箭雨一波洗就沒了。
連續損失了好幾個小島上的弟兄們之后,管承終于坐不住了,他知道他唯一的機會就是莽一波,最好是趁夜大舉出動、頂著地形優勢仰攻接舷戰一波。
十一月底的一天,他集合了手頭目前能直接控制的一千多名海寇亡命徒,趁著夜色掩護乘著小船,往官軍大船的錨地而去。
農歷月底是無月之夜,海面上視野也差些,他一直靠近到距離敵船百余步才被發現,隨后一擁而上。
官軍因為要圍島,所以船隊是分散在沙門島的幾個方向上的,每個方向只有三五條船、兩三百士兵,所以倒也被管承抓到了局部兵力優勢。
而且戰前管承也觀察過了,他知道擒賊先擒王的樸素道理,所以今晚選的就是太史慈的旗艦所在的分隊,想要畢其功于一役。
但可惜的是,一旦開戰后,官軍船只立刻舉火,點起許多火把,還在船樓頂部一處石質的炬臺里點起了示警的大堆篝火(用石頭造是為了防止把船燒了)。
其他幾個方向的官軍戰船自然也收到了消息,分別一刻鐘到大半個時辰都能趕來。
“兄弟們殺啊!速戰速決,等官軍主力都趕來就晚了!”管承也知道時不我待,親自激勵士氣、披甲執刃跳幫。
海上無法用攻城的梯子,海盜們就把一條條綁著麻繩的撓鉤拋到大船上,然后靠手拉麻繩腳蹬船舷往上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