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閻圃接下來的話,讓他愈發當頭棒喝:“如今之世,天下將亂而尚未亂,此正朝廷用重典之時。圃聞昔日朱儁討黃巾時,對眾將言:昔高祖之世,天下分崩,故約法三章以收民心。今海內一統,唯黃巾造反,若容其降,無以勸善。
天下分為數霸、無共主之世,招降納叛以懷遠人。天下有共主之世,唯見首義者賞、末降者殺,唯師君三思。”
曹操劉備孫權三分天下的時候,張魯投降曹操是可以的,因為曹操肯定要善待他做個榜樣。
就好比后世譙周勸說劉禪投降時,一條重要的論據就是“曹魏還需要拿善待陛下做個榜樣,來給吳人看,所以陛下必然榮華富貴”,甚至譙周還敢說“如若曹魏膽敢不封陛下王公之位,臣親往雒陽據理力爭”,憑什么虧待投降派。
但這一切都有前提,那就是天下人都已經習慣了天下的分裂是常態,不會再為“普天之下,有很多地方不是王土”而拉不下面子。
但現在顯然不是這樣的時候,如今還是靈帝在位的最后一年,對于靠妖言惑眾起事的反賊從來都沒有從寬的先例。
不能守,不能降,還是跑吧。
就這樣,張魯集中了八千嫡系鬼卒,配上全部的船,以及可以帶走的兵器,和一段時間的口糧,就水路出城了。
臨走時,很不負責任地把守城的任務交給了楊昂,在碼頭上拉著對方的手關照:
“楊將軍,城中尚有數千士卒,還有從成固等處集結過來的人馬,我走后你務必守住此城。”
楊昂心中簡直有無數頭草泥馬奔騰而過:你們跑了,讓老子困守孤城,這不是要老子送死么?
幸好張魯還算懂點人心,怕楊昂直接士氣崩潰回頭就出賣他,這才又附耳低語幾句:“事已至此,你拋棄我弟,拋棄陽平關這些過失,我都既往不咎了。你好歹守住這南鄭縣兩三個月,為我軍至宕渠聯絡蠻兵重整兵力拒守險隘爭取時間。
只要守滿那么久時間,我便準你投降,將來我反攻回漢中,也絕不會清算你的投降,就說是奉命投降。你如果直接投降,劉備也會看不起你,堅持一段時間,即可兩頭做忠臣,有何不美?”
都已經打開天窗說亮話到這個份上了,楊昂也不好再矯情,就表示一定完成任務。
讓哥守上兩三個月再投降……那意思就是兩個月了!
楊昂很為自己的企業級理解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