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線酸棗盟軍陣營里的曹操,是在得知了孫堅的梁東之戰結果、以及聽說董卓正式把天子遷走、并開挖東漢先帝陵寢后,大約在九月初,才決定率軍西進與董卓一戰。
袁紹聯軍照例絕大多數人都沒鳥曹操,但鮑信、張邈還是助戰了。鮑信派出了全部人馬,張邈派出了一部分兵力。
兩軍最終在成皋、滎陽血戰一場。由于徐榮被提前調走了,這次對付曹操的將領也換了呂布和張濟、樊稠,但董卓軍的兵力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最終的結果是曹操依然被擊退,但并沒有像原本歷史上那么慘,好歹還能收拾殘部撤退,衛茲贊助的五千兵馬撤回來兩千多人,曹操本人也沒淪落到需要弟弟曹洪“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讓馬的慘狀。
這不是曹操指揮能力不行,實在是衛茲花錢新募的士兵素質,遠不如久戰多年的西涼軍老兵精銳。
董卓擊退曹操之后,有了充足的撤退時間,就讓呂布好整以暇細細搜刮,把雒陽周邊所有先帝諸王后妃陵墓一座也別放過,把值錢的東西仔細挖干凈。
同時,董卓還嫌棄雒陽宗廟各處禮器沉重搬運不便,墳里挖出來的陪葬銅器不值錢又不好用不吉利,就下令把太廟等處禮器和所有出土銅器全部熔鑄成新銅錢,還表示到了長安之后,要把西都陪祀的禮器也全部鑄錢。
與此同時,因為皇帝已經在移駕去長安的路上了,而如今三輔之地的防務還在車騎將軍皇甫嵩之手,董卓也害怕皇甫嵩趁他本人還留在關東跟諸侯打仗的時間差,挾天子以令諸侯。
所以董卓就用天子名義把皇甫嵩先召到雒陽,改任為執金吾。然后才放皇帝出潼關至長安,不給皇甫嵩可乘之機。
這里面的時間差是足夠的,因為皇帝移駕行動是很慢的,歷史上后來獻帝東歸,從195年6月走到196年7月,才從長安回到雒陽。這次從雒陽去長安,走上三四個月也很正常,估計年底才能入關。
皇甫嵩此前是車騎將軍,改任為執金吾明顯是降職了,但這么魔幻的命令,皇甫嵩為了愚忠的名聲,還是接受了——原本的歷史上,此刻皇甫嵩的官職應該還是左將軍,但董卓一樣把他降了好幾級,降為“城門校尉”,皇甫嵩都去了。如今車騎將軍降執金吾,降職幅度還不如左將軍降城門校尉呢。
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壽苦勸,說這種時候去了雒陽肯定會遭遇不測,但皇甫嵩不聽,依然堅持上路。
皇甫嵩的行為,與原本歷史唯一的蝴蝶效應差別,只是他被當初答應靈思皇后的“保護萬年公主就藩”的密旨所束縛(是李素轉述的口諭),所以決定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在離開三輔之前把萬年公主的安全確保一下。
皇甫嵩就派密使到南鄭,魯肅接報后又快馬去江州,在江州通知到了李素,讓李素千里迢迢北上跑一趟。
因為李素當時接到信時,趙云已經被劉備派出去了,周泰也跟著關羽去了東線,李素就匆匆只帶典韋一人,快馬北上。
……
李素是九月下旬,快馬加鞭趕到陳倉城,見到的皇甫嵩。
“末將李素,參見車騎將軍。聞車騎將軍有召,星夜兼程而來,不敢有誤。”
李素至今還是使中郎將銜,故而在皇甫嵩面前以軍職自稱。
“不必多禮,此番前來,目的你也知道了。我很快就不是車騎將軍了,不用跟一個老朽計較。”皇甫嵩今年剛剛六十歲,距離李素一年前見到他時,卻頭發都白了不少,顯然是憂慮所致。
李素當然也要再勸一句:“末將所見,與令郎相同,還請車騎將軍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