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清朝中期,黑火藥爆破基本上都停留在“拿棺材灌滿滿一棺材黑火藥,四周封堵嚴實引爆,才能炸榻大城市的磚石城墻”的程度,而且還得是確保一定要封嚴實,稍微有點漏氣泄壓的話,絕大部分爆破威力就被地道泄出去了,根本炸不塌城墻。
跟后世開礦山的炸藥動輒幾斤就能破碎數米巖層簡直不能相比。
但李素也沒別的選擇——如果是興修水利工程,他倒是可以跟李冰搞都江堰一樣,用火燒水潑熱脹冷縮的辦法把巖石崩裂。但這是挖井,井下氧氣不足,放火是燒不起來的,只有自身氧化還原的爆破藥才行。
李素就讓工匠用長長的鐵釬在板巖上盡量鑿縫,然后填塞滿裝藥。他也不敢像現代爆破那樣讓鑿很多分散的孔,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雷管和其他高效的起爆技術,只能是直接點長長的引線,怕結構復雜了爆炸不完全。
因為沒有帶足夠的火藥到江陽縣這邊來,還等了好幾天,從成都的倉庫里弄了一大批物資過來。
而且考慮到未來自貢這地方會有重大的戰略開發價值、鹽產量高了之后利益也非常巨大,加上要動用重要的戰略保密物資,為了管理嚴密,劉備把他那個跟著他吃了好幾年閑飯的堂弟兼師弟劉德然派來了,讓他監管鹽務。
技術上的事兒這種庸碌之才也不用管,只要不讓人欺瞞劉備和泄密、泄露戰略物資管理情報,就行了。這也算是劉備送叔父、堂弟一家一場長遠富貴,報了當年叔叔贊助他去雒陽找盧植求學的恩情。
火藥運到之前,李素讓人打了四五天的孔,把廢井底的板巖鑿出足足丈許深的巨大裂縫,然后灌了大約一棺材的粗制黑火藥進去,所有人離開百步之外,李素本人更是躲出三四百步,然后才讓人點火延燒。
幾聲巨響之后,附近的地面都微微顫抖,廢井的井壁都塌陷了下去,徹底崩碎掩埋了。
不過既然是廢井,暴力清理就是了,李素讓人把所有碎石和土方全部挖走運走,足足搞了好幾天,才把塌下來的全部掏空,再把底部變得易挖的部分鑿開,至少比最初的井又深了好幾丈。
至于井壁加固,等徹底解決了板巖層、進入正常鉆探再說吧。
自貢的鹽井都是很深的,漢末時百余丈的井就很普及了,也就是兩三百米,最深的個別能到四百多米。唐宋時能達到八百米,明清更是近千米。
最深的記錄,是清朝乾嘉年間,一直挖到道光初年,挖了90年,一口井挖到1100多米深,比西方三十年后進入第二次工業革命、剛開始挖石油時都深。
西方一直到一戰結束1920年代,英國人在委內瑞拉開馬拉開波油田,都只挖到1200米;1930年代日本人在大慶找油也只挖到1500米,所以沒能發現1800米升的油。
這邊疑似自流井的廢井才剛剛百米,還有得挖呢。李素不可能等著看它出鹵,最多就是想辦法突破這個最厚實的板巖層,后續慢工細活就交給具體管事的人慢慢來了。
按照漢末的工藝速度,兩百米以內的,基本上每月都能挖深七八米到十幾米。兩百到四百米深之間,會降低到每月四五米。四百米往上,就每月只有一兩米了,難度是成倍上升的。
也算是工夫不負有心人,李素在自流井這邊督導了半個多月,爆破了兩次之后,連砸帶挖,居然真的把最難搞的那幾丈板巖層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