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門官看他這么明目張膽,又有好幾個馬蹄金錠的門敬錢可拿,也就不怕他玩花樣,直接綁上,連人帶信籠直接送去縣衙。
現任郿縣縣令姓趙,名叫趙毅,右扶風郡本地人,但不是郿縣人。
信使到了縣衙之后,才被松綁,然后他當著趙毅及其親隨衛兵的面,打開信籠取出書信、一些財物,以及一顆包好的人頭。
“這是胡校尉的首級,趙縣令應該不陌生吧?昨天一早您還見過他。多謝趙縣令配合誘敵,讓他輕敵冒進攻打我家法都尉的五丈原大營,我家法都尉才好全殲其軍,斬獲首級。等李傕的主力來時,不知趙縣令會被如何處置呢?”
“什么?你不怕死么?”趙縣令看到人頭滾出來的那一刻,就直接懵逼了,他完全沒料到這種可能性,而且事實證明,胡封那些敗逃的散兵游勇確實走得比較慢,估計絕大多數都逃亡了,根本沒回郿縣,以至于趙縣令都還不知道胡封的死訊。
幸好他腦子還算清醒,愣了一會兒之后還知道要立刻派斥候出去沿著渭水往上游搜索,看看有沒有敗兵,再嚴格拷問回城的人,確認軍情。
稍稍折騰了一會兒之后,大約一炷香的時間,才確認信使說的是真的。
郿縣的兵都是右扶風本地今年剛抓的壯丁,只有少數軍官是西涼人,空降的胡封被殺后,難怪會如此混亂。
信使趁機把法正的信拿出來,讓趙縣令仔細、反復法正書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脅之以威,末了還虛張聲勢說北面漆縣的馬超都已經跟他聯絡上了,馬上有一萬武威郡鐵騎南下,夾攻郿縣,讓他自己看著辦。
還說“如果擔心郿縣反正后不好守,可棄城搜刮府庫南歸”。
法正安排了一條類似于后世諸葛亮北伐時,每次如果戰略目標沒實現,就“拔隴西之民數千家,實漢中”的安置方案。
只要是糧食多,人口少的大戶,統統歡迎移民。所有捐助軍資,以漢中王名義保證,北伐成功后三倍利息封還,所有投誠官員,光復后原職留用。
而且這種大促目前只針對郿縣官員有效,誰讓這兒是未來北伐的第一站呢,是糧道要害,又是法正老家。
法正信中,話里話外都是“一般外地人我還不告訴他這個優惠活動”。
趙縣令知道法家在當地的潛在勢力,也知道法正沒有虛言,思前想后,決定還是投誠避禍比較好。
畢竟給李傕當官也確實不是個滋味,每年加派那么重的捐稅,完不成就直接派兵來搶劫,這誰受得了?動不動就是“圍掠一方,老弱者盡殺,青壯者充軍”。
而且法正能秒殺胡封,鬼知道五丈原那兒究竟有多少兵力?自己的“誤判敵情、誤導友軍”之罪,到了李傕那兒說不定真有酷刑。
“請尊使回報法都尉,趙某愿棄暗投明,以府庫錢糧納獻,不過還請法都尉信守諾言,好生安置城中愿意一共歸降的富戶。”
信使拿到回書之后,一邊讓徐晃派來的一名軍官監督起運府庫,一邊按法正派他來之前的吩咐,分出幾個斥候繼續北進,試圖把“郿縣愿降”的消息帶給馬超。至于馬超具體怎么辦,就看他自己的了。這個變量因素劉備陣營也沒法控制。
——
又更晚了,不過也是四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