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見糧食的問題解決了,也建議劉備今早安排文官團隊、搭班子建立起地方統治,確保春耕順利推行。劉備想了想,讓人去漢中把鐘繇叫來,任命他為右扶風,總攬陳倉乃至將來的郿縣等地的民政。
鐘繇在劉備陣營內直徑還沒立什么功勞,他只是勝在年紀老資歷久,如今已經四十多歲,比荀攸還老五六歲。當初入蜀時鐘繇的官職只是黃門侍郎,品秩是比較低的,代表王允宣旨封劉備為漢中王,遇上李傕郭汜作亂留在漢中也沒什么事做。
東漢各地的太守職務當中,河南尹、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這四個要比普通太守高半級,秩同九卿,因為這四個地方是京師加“三輔”,相當于直轄市。讓鐘繇當右扶風,等于九卿級別了。
命令下達之后,李素就開始安排俘虜干活、還組織愿意服役的百姓發放糧食工具開工。
當天晚上,慶功宴就在城內舉行,菜色樸素,唯一的亮點是劉備拿出了過年時都沒敢拿出來的高度白酒,將領們喝了之后果然贊不絕口,士氣高漲。
李素倒是無心喝酒,也不喜歡高度白酒,他只是很在乎自己的形象和災害的善后,一邊安排水利一邊也體察民情,暗中了解陳倉百姓對于這次水災的看法。
不過讓他欣慰的是,百姓的反響很好,首先是因為最深也不過一米五的水量,不足以淹死人,所以大家最多也就是稍有財物損失。
而另一方面,西漢水之所以改道的原因,百姓當中也都流傳遍了,幾乎人人都相信了確實是高祖皇帝顯靈、再次地龍翻身讓西漢水北歸。
百姓的想法很樸素:既然讀書人都說了,這里三百八十年前本來就是河,《漢書》傷白紙黑字寫得明明白白,那就是這三百多年來屯坑的人自己占了河道種田,被淹了也不能怪別人,是天災無常。
而且水淹發生在春耕開始前,連種子都沒損失,也沒白干活,無非就是田變少了,也只能接受。
“看來民心還不錯,災害沒算在我們頭上,救災倒是算我頭上了。”李素對這個結果很滿意。
一夜無話。
三月初八,因為昨夜慶功宴的關系,劉備喝多了起得有點晚,結果是被通報軍情的關羽喊醒的。
“大哥,去郿縣方向的斥候來報,說郿縣守將雷敘應該是三天前就得到了陳倉被我軍圍攻的消息,擺出了戒備的姿態、還在北原渭橋營壘加筑了工事,但沒有別的動靜。
昨天卻有了動靜,似乎從長安方面,有大軍沿渭水滾滾而來,已經到北原渭橋大營集結了——應該是李傕派來增援張濟的部隊。”
憑心而論,李傕的援軍來得不算慢,畢竟誰也不會想到,堅固的陳倉要塞六天時間就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