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點破了李郭的走位,而且提醒他們“留在隴山險要之處太久,李郭自己的后路也有危險,不如各退一步,把目前犬牙交錯的陣型調整到對雙方都有利”。
只要李郭讓出汧水西岸北段的陣地,劉備也可以稍稍讓出汧水東岸南段的陣地,讓雙方的后路都更舒服一點。
李郭看了之后,又跟賈詡商量,覺得有點道理,就答應了。
關羽趙云沿著汧水西岸突擊前進,終于延伸到了可以通過山路把張任接應出來的位置,張任那兩千多人在南山山頂喝了四天陳積的臟水之后,總算是突圍成功了。
當然張任也深諳劉備軍中一貫的衛生條例,哪怕讓士兵們喝積了多日的臟水,好歹也知道多砍樹積柴、把水都燒開了放涼再喝,所以部隊當中倒是沒有流行出什么喝污水導致的流行疾病。
張任帶著殘部回到汧縣,立刻跟劉備請罪:“末將未能按大王軍令,堅持堵住道口阻止李傕郭汜會師,請大王恕罪。”
劉備擺了擺手:“你能保存殘部撤退,已經夠了。孤本來也沒想到街亭會遭到腹背強攻,也沒想到隴山山區上游能夠這般處處設卡遲滯進攻一方的部隊,這事兒不能怪你,這是戰略上的不到之處。
孤升你為都尉,以后你就負責散關防務好了,就當散關都尉。活著回來的士卒,每人加賞半年糧餉,負傷者另賞,殉國者撫恤家屬。”
張任:“謝大王恩遇。”
安排完了張任的事兒之后,劉備才轉向李素、荀攸,表情稍稍輕松了些,問道:“現在李傕郭汜擺出跟我軍隔汧水對峙、準備決戰的架勢,算是我軍的相持戰略成功了么?與軍師一開始的設想態勢,似乎又略有不同。”
李素笑道:“兵勢推演怎能處處相同,開局條件的一點誤差,推演到后面態勢細節就會千差萬別。但現在顯然是對我軍有利的——我們吸著十七萬敵軍不敢亂動,隔著汧水對峙,我們的糧食就是從渭河轉汧水運來的,他們的糧食卻是從涇河運來的,這便宜我們占大了。”
兩軍的兩條運糧河隔了快二百里,在己方的運糧河門口相持,要是放到曹操那兒,做夢都要笑了——
官渡之戰時,袁紹的烏巢距離黃河邊的延津渡是八十里的陸路距離,而曹操自己的官渡距離浪蕩渠只有幾里路,就這樣曹操都滿足了。(浪蕩渠是一條人工疏浚過的連接黃河與潁川的河流。許昌來的糧食,可以由潁川經過陳郡郡治陳縣轉入浪蕩渠,然后直接水路運到官渡前線)
何況現在李傕郭汜的相持點離涇水的距離,比官渡時烏巢離黃河還遠了一倍多。
——
PS:又更晚了……主要是這一章一不小心又寫了八千多字,不想把曲折懸念斷在憋屈的地方。就算還欠兩更吧……(偷偷稍微占幾百字便宜。)
其實今天這一更也是臨時加長。本來三千字就斷了,盟主SUSANANN勸我“劇情曲折可以,但別斷章斷在憋屈的地方,那樣讀者就會原諒你”,所以我又寫了五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