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微笑著捏著劍,吹著口哨回去殺自己的妻子女兒,路過關靖身邊時,還有些不耐煩:“你怎么還沒走?不是說了你也降了吧,你一介文士,又不是你勸我殺劉虞的,袁紹不會為難你。”
關靖苦笑道:“去年圍城之時,將軍曾想突圍去草原,說不定還有機會重整旗鼓。我勸將軍不可棄軍而逃、以免人心離散。如今人心還是離散,反而是我陷將軍于重圍了。君子陷人于遇,當挺身分擔,我實在無顏投降。”
公孫瓚沒說什么,拍拍關靖的肩膀:“也好,由你吧,也算是全你名節。”
說罷,公孫瓚頭也不回沖進內眷的住處,隨后傳來幾聲女子的慘叫,公孫瓚的妻子女兒都被他親自手刃了,以免受辱。
然后他就拿著油燈往帳幔上一潑,拿著燃燒的帳幔把整層樓都點了,須臾便死于火中。
樓下的袁紹軍士兵們看到火起,蜂擁往上沖,上面的公孫瓚親兵看頂樓大火,知道主公死了,也不抵抗了。
袁軍很快沖到倒數第二樓,關靖拿著佩劍厲聲喝道:“公孫瓚已自盡,休得辱其尸首!”
不過他劍術不佳,刺傷了兩個袁兵后就被亂刀砍死了,袁軍找到公孫瓚還沒燒糊的尸體,把人頭搶了下來,送回袁紹處報功。
袁紹看著毛發皮膚都燒沒燒黑的人頭,有些不爽,但還是讓人修飾一下,裝個高檔漂亮點的匣子,讓張義帶回弘農交差。
張義也當場兌現,立刻表示陛下早有明旨,即刻實授袁紹驃騎將軍,即日可按儀制開府。
……
七月十三,隨著張義要返程回弘農,袁紹也隨行從薊縣南返,順路送張義到鄴城——公孫瓚徹底滅了,袁紹本人也沒必要再留在幽州,所以他只是留下了主要謀士、長史兼監軍的沮授撫恤幽州。
另一方面,袁紹準備把他的將軍幕府開在鄴城,不急著回去還怎么開府?
一行人路上走了六七天,到七月二十日才抵達鄴城,袁紹又擺了一場隆重的酒席給天使送行,送張義上路。
不過,沒想到的是,當天傍晚時分,鄴城城門還沒關,南門外又有一隊打著長安朝廷旗號的使者來了。
守將還以為自己看花眼了,難道是張義拉下了什么東西,去而復返?
走到近處,來人遞了拜書,還有黎陽守將淳于瓊的兵馬護送,鄴城守軍才知道,原來是漢中王劉備的使者楊修。
弘農楊氏跟袁家也有聯姻,到了楊彪這一代也是四世三公,接待者當然不敢怠慢,立刻引入驛館接待,并且飛報袁紹。
袁紹聽聞后微微驚訝,一時倉促他好多謀士都還沒回鄴城,但出于親戚之間的禮貌,袁紹還是當晚就設宴招待了楊修,只帶了郭圖辛評審配等近幸謀士作陪。
“見過袁公,袁公安好,恭喜袁公終克公孫瓚,成討賊大功,平定六州。”
酒宴上,楊修免不了先稱贊袁紹功德,并吹噓一下其最近的成就,讓袁紹很是開心。
“說吧,劉備此番派你來,有何要事?”袁紹吹著胡子賜楊修提條件。
一邊吹胡子,袁紹內心一邊也頗為得意:皇帝和劉備輪流來拉攏我,天下之衡,在我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