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冬天,正好豬皮凍很容易凝結,包的時候可以把大量濃郁的湯汁包進去。五天前李素府上第一次做了灌湯小籠,張飛就吃得眼睛都直了,后來李素府上不做他就請廚子去自己做。
面對張飛仆人那沒見過世面的樣兒,李府的仆人就驕傲地介紹:“這個月,咱郫侯府哪天給你們重樣了?說你沒見識吧,這是小籠包不假,餡兒換過了,是江鰻的。”
李府仆人這么一解說,張府仆人吸了吸鼻子,感受著院內彌漫的香氣,才想起來,這確實是岷江鰻魚的香味。
他一開始之所以沒有敢相信,主要是沒想到江鰻的香味會如此濃郁,甚至是……密集。
沒錯,就是密集,擱后世,那么濃的香味,只有在蒲燒鰻魚飯加工廠里才能聞到。
張府仆人往左右一看,這才發現了一個讓他震驚的事實:此刻正是飯點,李府的仆人們也都在扎堆吃飯,而他們當中最低微的雜役苦力,今晚吃的也都是鰻魚,只是似乎剝了皮,光剩下里面白白的鰻肉。
“右將軍已經豪爽寬仁到這種程度了?給府上每個打雜的都吃江鰻?”張府仆人失驚問道,內心有那么一瞬間甚至在惋惜他為什么是張飛府上的下人呢。可惜這年頭不流行背主跳槽。
幸好,李府仆人很快打消了他的不甘:“今天是特例,侯爺吩咐了以后凡是給夫人做鰻皮凍湯包的日子,鰻肉也別浪費了,這些東西放不住,就散給仆役雨露均沾。以后夫人出了月子,也不必經常吃這些了。”
原來,蔡琰自從生產之后,為了養生李素經常給她安排喝魚湯。不過鯽魚刺太多了,蔡琰作為北方人也不是很愛喝那種熬好了之后把菜渣濾掉的南方湯。所以前天開始,李素就給她換了一種滋補的方法,讓她吃鰻魚皮或者帶魚皮滋補。這個方子他知道給產婦滋補效果比廉價的魚湯還要好得多,就是費事兒,加上后世人擔心痛風,所以沒法普及。
帶魚是大海里的,成都當然弄不到,李素就讓封地里的漁民在岷江里抓,每天挑半擔江鰻到侯府。鰻魚宰殺洗剝干凈后,都是先小火蒸五分鐘,可以剝皮了之后立刻把Q彈嫩滑充滿膠質的鮮美鰻魚皮剝了,單獨一籠繼續給蔡琰吃,剝下來的魚肉就賜給下人。
后來吃了兩天,蔡琰嫌這樣吃看著不雅,魚皮蒸透了看著依然瘆人,李素就變著法兒,把充滿了膠原蛋白和鳥嘌呤的鰻皮做進皮凍湯包里,再加點別的鮮美的肉汁姜汁蓋腥味兒。
李素自己,也跟著妻子一起享受這種奢侈到極致的人間美味——若是在后世,以他那種隔三差五要吃海鮮的體質,絕對是不敢碰這種鳥嘌呤爆棚的東西的,一想到都會腳指頭隱隱作疼。
但誰讓漢末的四川人完全沒海鮮吃呢,李素這輩子想得痛風都難,還管鳥嘌呤爆棚。
……
張飛的仆人取走食盒后,李素在內堂神清氣爽地教妻妾怎么吃這種新式小籠包,屋內暖意融融,一派和諧。
蔡琰卻是隨著李素擺酒的日子越來越近,反而眉頭微鎖,又想起了些惋惜的事情。
“夫君,我沒用,咱生了個女兒還要擺酒,會不會讓人背后說咱張揚呢?”
原來,她是又想到了自己這次沒給李素生出兒子,始終存著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