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李素描繪的“廣種棉花、開發紡紗機飛梭織布機造棉布棉襖,讓西涼羌人徹底漢化”的美好愿景后,諸葛瑾內心對于繼續放開了手擴大技術工人隊伍、不要擔心蜀地紡織工業化完成后工人過剩失業,充滿了信心。
好多個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的念頭,在諸葛瑾內心涌現而出,可惜酒桌上一時也抓不住頭緒,只能回去再慢慢想。
幸好,李素很快主動把話題轉移到了另一個方向。他看大伙兒都喝得差不多了,不少非嫡系的客人都散了,正好趁機交流一些私房話。
李素端著酒杯,對諸葛瑾他們若無其事地說道:“自從大王帶著眾多臣僚北上,益州明年會空缺六郡太守。如今好多地方,都是原郡守人在長安,由長史、郡丞代行太守職務,此事偶爾為之倒也無妨,然非長治久安之法。
大王此次派我回來,要我在新年之前,先把后方吏治整頓,拔擢幽潛,你們也都是大王心腹了,跟隨大王短則三年,長的有五六年,有些事情也不瞞你們。我已經擬了名單,你們幾個都是堪為一郡之守,務必繼續努力,好自為之。另外幾個人選,你們也幫著看一下。”
諸葛瑾、黃權等人聞言,連忙拱手謝恩。
李素一擺手:恩自上出,沒什么好謝的。
然后他就談笑自若地公布了幾個人選。
蜀郡太守:諸葛瑾
漢中太守:吳懿
巴郡太守:黃權
廣漢郡太守:張肅
汶山郡太守:楊洪
諸葛瑾、黃權、楊洪三人都在座,各自領到了自己的職務。
諸葛瑾還有些惶恐,雖然他跟隨劉備出仕的年限是最久的,可他出道時才十六歲,如今六年了也才二十二。從郡丞、長史做到太守,總覺得看品秩來說升得太快了。
李素拍拍他肩膀:“那有什么辦法?主公每隔數年就能開疆拓土一大片,元從老臣都不夠用了,總不能讓不可靠的外人驟然出任方面。而且你們家也算忠君愛國,雖然有錢,屢次毀家紓難捐資助軍、賑災。快幾年就快幾年了,當得的。”
諸葛瑾再想起自己家每次幾千匹幾千匹的寬幅蜀錦,每次貨值折價都不低于三千萬錢(六千錢一匹,一次捐五千匹就有三千萬錢了),擱先帝在世的時候,每次都能直接買官一個太守了。
當然了,靈帝的時候兩三千萬一年的太守,都是窮郡,而且是名為買實為租,任期就一年。蜀郡這種能搜刮到超多錢財的百萬人以上富郡是絕對買不到的。
但諸葛瑾諸葛亮兄弟畢竟還有那么多功勞,他這么一想內心也安心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