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淵也果然比他早到三天,先把給百姓們分田地的活兒給安排了。所以他來迎接李素的時候,李素視察到的是兩萬多戶已經各安其位的貧民。
這次移民過來的人口,一共是兩萬多戶,接近十五萬人,充分考慮了呼廚泉走后騰出來的地皮夠多少人分。這些人除了是在益州徹底無地赤貧,還有些別的特點,那就是有很多是汶山郡的青羌人——如前所述,川西山區的蠻兵,有青羌兵和叟兵,劉焉劉備都用過。
青羌人就是川西雪區的人,叟人就是越嶲郡大涼山區的彝人。
因為川西雪區青羌人,跟河西走廊的羌族人民族構成比較相似,都是“青藏高原邊緣山區原住民”,所以以這些窮人作為移民主力,一來是要趕路的路程少一些,二來也是便于將來民族融合,不會被河西走廊的羌人太過排斥。
而李素也不擔心益州的青羌會反過來被河西走廊的青羌同化,因為益州青羌在劉備統治后日子越過越好,誰會不想在有錢統治者的領導下日子欣欣向榮?李素這次鼓勵他們移民,還給他們分足量的無主田地,給他們四戶人家合用發一頭耕牛、一匹驢騾馱畜,還給他們發一套免費的農具,作為移民吸引政策。
打個比方,這就好比后世21世紀,只有長白山南麓的外國人,會偷偷來投靠北麓華夏延邊的朝鮮族兄弟,絕對不會有延邊偷去投靠山對面的窮人(我不是指去南邦的,那個不算)
李素到了之后,稍微看了一下,就對國淵的辦事效率非常滿意:“可以啊,才幾天,都有勤快的青羌移民開始翻耕地皮了,真夠勤快的。”
國淵得意地說:“這有什么,我都干這個五年了,從嘉陵江邊種到五月渡瀘,種到南中不毛之地,再種林邑稻、身毒棉,五年換了四個地方。現在是第六年第五個地方了。沓中這地方比那些年開梯田的山區肥沃多了,原本就是打理過的優質牧區,而且是輪休的地皮,現在牧改耕而已。
去年呼廚泉走后,當地官員已經有派人組織整頓了,今年我們來之前,新上任的武都太守射堅,已經組織徭役趁著冬天干燥,把這兒枯草燒荒了一下,沒等春草再長出來。現在直接翻耕就能種。爭取四月下旬之前把夏麥和身毒棉都種上,九月份可以收獲。這樣隨軍運來的糧食也夠吃。”
李素連連嘉許,國淵是個踏實人吶。視察完了勸農的情況后,李素又想起個事兒,問道:“你讓民夫一起運來的軍械呢?那些新式的四棱錐槍和甲胄,過幾天就先運到天水,交付給關將軍和馬校尉。他們可能五月份就要跟郭汜開戰了。”
國淵當然不會耽誤這種運輸跑腿的活兒,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李傕都死得那么慘,郭汜還能翻起什么風浪?關將軍馬校尉出手,殺雞用牛刀了。其實沒有這些裝備也打的贏,所謂西涼騎兵,跟大王的大軍陣戰,根本不堪一擊。”
李素:“但郭汜跟李素相比,他的優勢是打不過還可以跑。去年長安城擺在那里,李傕不能走,也沒法斷大王糧道。河西走廊綿延千里,我們不怕郭汜跟我們打,就怕他把我們放進去,然后騷擾我軍糧道。
河西走廊西南靠山,東北是草原荒漠,處處都能被迂回,防守方卻不能處處設防。而要確保糧道不失,我們就要做好‘以數千護糧隊士卒,都能擊潰近萬劫糧騎兵’的萬全準備。精兵、精良軍械、甚至運糧的車輛,都要精挑細選。
等夏麥和身毒棉種下去之后,農閑的時候,咱還要組織民夫徭役伐木、配合工匠造一批新的糧車,要本身自重又輕便、又適合防備騎兵偷襲劫糧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