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騎兵很多是馬死傷后被摔下來的。穿著鐵甲慣性墜馬,傷害不亞于開三四十碼的汽車上跳車摔傷,筋斷骨折躺幾個月都是很正常的,但基本死不了。
總共算下來,跟伍習之戰,馬超軍戰死了二百八十余騎,摔傷射傷五六百騎,馬匹死傷近千匹。換取了累計斬首五千多的戰果。考慮到郭汜的步兵也有不少是西涼久戰之兵,并非雜魚,這已經很不錯了。
終于,郭汜和蛾遮塞羌王也成功接應到了伍習——在伍習被往后潰逃追殺出七八里遠之后。
郭汜也不是不長腦子的蠻干猛沖,在接應的過程中,他也不忘在賈詡的提醒下,收編了一些潰敗下來的軍官,用盡量簡明扼要的拷問問清前方的情況、馬超究竟如何能實現那么快速的決定性勝利。
也算郭汜運氣好,他只是耽誤了幾分鐘時間,就大致搞明白了幾個關鍵點:首先,馬超軍中有大量消耗性的、一次性使用的超長騎槍和標槍。其次,馬超也為這種新式裝備配置,自己琢磨了一種新的陣型和新的騎兵戰術。
武器本身不是關鍵,那些武器的質量也談不上好,但配合上新打法之后,就產生了一加一遠遠大于二的實戰效果。
賈詡在旁邊聽清之后,也最后給郭汜提了一條戰場建議:
“既如此,我軍更要趁機夾擊,不能讓伍習他們的犧牲白白浪費掉。如他們所說的話,馬超軍騎兵每人出陣可在背后背負五根槍矛,兩根騎槍,三根標槍,都是很快損耗的。
現在伍習至少把馬超額外帶的器械都耗完了,我們趁機沖鋒,馬超就發揮不出這些新器械的戰力。要是給馬超回城固守、等待后方下一批輜重運到,補給了騎槍,我們再要以騎兵對沖殺敵,恐怕損失會更慘!我們的騎槍是肯定不如馬超的消耗式木槍長的!
而且馬超現在正追得進退兩難,要是立刻收兵,他肯定舍不得多殺一些已經崩潰的伍習步軍。要是不收兵,就得在裝備沒補給的狀態下跟我們硬戰。我們以敗兵追勝兵,正好讓他舍不得放棄!”
賈詡直到這一刻,也只是判斷出了“劉備陣營富得流油,開始搞戰斗效率更高但損耗更大的騎兵武器”,但他依然沒有判斷出這種武器的來源。
這也不能怪賈詡的智商,畢竟他已經很極限了。至于“車木棍的腳踏式車床”這種先進生產力,那是超出賈詡想象力范圍的存在,觸及他的知識盲區。
所以賈詡充其量只會覺得“這些消耗品是劉備軍從大后方運來的補給”。
郭汜一想果然有道理,愈發加急催督全軍奮力向前。
至于賈詡,在給了郭汜這條建議之后,就低調地繼續穿著他那套看似破破爛爛的罩袍,里面暗穿甲胄,然后讓一小撮心腹護衛騎兵護著他后撤,準備回姑臧縣城等待郭汜的好消息。
也不能怪賈詡慫,主要是他覺得后面都是臨陣戰術的指揮,郭汜的戰場經驗比他豐富,肯定能自己搞定的。
賈詡能做的都已經做了,不跑還等著身處險境呢?他為此戰的貢獻,就類似于歷史上他教張繡追曹操時,那番“前番我軍以勝軍追退兵,先生料其必敗;此番我軍以敗兵追勝兵,先生料其必勝”的戲碼,剩下全看郭汜發揮。
郭汜也不以為意,他只是暗暗哂笑了一聲:文和這老慫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