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李素是怎么知道賈詡已經不在姑臧了的?既然被他猜中,那不就等于李素早有準備、咱早就中計了?
眾所周知,不管有沒有中計,只要在戰爭中,讓一方的將領士兵們自以為自己一方中計了,這本身就會對軍心士氣形成非常大的打擊。
尤其是郭汜軍中,有不少高層軍官都是知道“賈詡已經不在城里,先撤了”這個情況的,他們的動搖比普通士兵更甚。
還有個別不知情的,甚至主動到郭汜面前吼叫著請求:“驃騎將軍!不能由著那個賊將再瞎扯了,快請賈尚書出來安定軍心!”
這番請求當然是無疾而終了,他們是以為賈詡還在才這么要求的,郭汜去哪兒給他們找人?
須臾之間,一股共識在西涼軍中蔓延:城下那個李素,已經徹底摸清了我軍的虛實,他就是算準了咱的戰力,之前讓馬超虛圍以待、假裝不奮力攻城,等的就是今天關羽帶了大軍徹底把姑臧團團圍死!咱突圍都突不出去了!
更有甚者,個別腦補特別厲害的軍官,還容易多想:是不是賈詡出賣了我們,想靠賣郭將軍換取他自己被赦免一條活路?否則李素怎么能知道的這么清楚?
還是賈詡的部隊其實被馬超截擊了、賈詡已經被抓獲了?供出了一切,咱后方將來也沒有友軍準備好后勤接應咱了?
可惜的是,他們并沒有多少時間仔細想,因為馬岱和王平的步兵部隊,已經開始對著城墻那個塌成了土堆的缺口發起了沖鋒。
雖然郭汜在城墻被投石車砸出缺口后,已經很有經驗地在內部又臨時挖土圍壕、把挖出來的土在壕溝后面臨時堆一道矮墻,形成縱深防御,可以在巷戰和缺口爭奪戰中持續消耗。守住一兩天問題不大。
但士氣的人心惶惶,殺傷已經非常明顯。
城外的馬超,看到手下的部隊奮力攻城,內心也是有很多問號,他茫然追問李素:“右將軍,看敵軍氣勢頹沮如此,我隔著數百步都能察覺到,莫非賈詡真的提前跑了?你怎么知道的?
我……我前些天派出的斥候,并沒有說突圍的敵軍騎兵有打賈詡的旗號啊,反而是看到過伍習的旗幟。”
李素輕松哂笑:“猜的唄——有機會猜干嘛不猜?白猜又不要成本、又不用真金白銀下注。猜錯了最多就是無效唄,猜對了卻能重重打擊敵軍士氣。
再說,以我對賈詡老賊茍慫程度的了解,這一猜至少有八成命中率。伯起,打仗不是都靠一刀一槍摧毀敵人的**的,說了多少次了,也要攻心啊。”
馬超呆滯半晌,喟然長嘆:“我這輩子是學不會了,不過幸好,以后需要攻心的時候,請右將軍授我錦囊。”
李素一愣,想了想,似乎還真有這種可能。
《三國演義》上寫的那些諸葛亮的錦囊,顯然是太假了,因為那個需要的超前預判太多,有些甚至是超前預判一年半載之后的事兒,在混沌系統下根本不可能。
但是,如果只是一個擾亂敵軍軍心的話術、一套陣前罵陣詐騙的小貼士,李素貌似還真能寫一批錦囊出來。
說難聽點兒,不就跟他前世編公安大學談判專家教材時,寫的那些代表性案例題么,合適的場景、拿標準話術稍微改改、往里套用就行了。
當然這東西肯定不能公開出書了,這一世只能作為絕密內參,在己方陣營高層將領內部培訓用用。
李素想到這兒,拍拍馬超肩膀:“此議倒也不是不能考慮。也罷,錦囊的事兒以后再說吧,這次你就看著,看我是怎么讓敵人經常產生‘我們又中計了’的錯覺的。”
馬超拱手嘆服:“怎么是錯覺呢,右將軍太謙虛了,郭汜這不是實打實真的中計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