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廚泉前年剛到北地郡時,他在長安城內先跟李傕最后的死硬殘黨卑利骨都侯血戰了一場,當時剩下的單于親衛騎兵,怕是四五千之數都不到了。可是我們這次深入探查之后,看到的是什么?呼廚泉本部就能集結起來至少一萬五千騎!說不定是兩萬人!
這里面有多少是河套原本從賊的偽匈奴投誠回來的?可見,南匈奴單于這個招牌非常好用。呼廚泉也好,劉豹也好,他們最大的價值不是他們手頭現有的那幾千或者萬余騎兵,是他們對剩下那幾十萬目前還敵視大漢的河套匈奴牧民的號召力。
而草原上的胡人是打不完的,夏有葷粥(xun-yu,也寫作“獯鬻”),商有鬼方,周有獫狁(xian-yun),秦有匈奴,如今還有鮮卑。但凡匈奴、烏桓內附漢化,轉為耕作之民,空出來的草原就會有新的野人去放牧。
所以,控制住熟胡的勢力,也守住朝廷的威信,在不失外交威信信用的框架內,盡量讓熟胡心服口服地去打擊生胡,才是大漢的長治久安之法。
用李師的節奏,呼廚泉拿回一個北地咱就拿走半個當銀川郡,他拿回第二個郡我們就讓他心甘情愿吐出來一整個郡。他拿回來四個后再吐出來兩個。不管呼廚泉擴張到多少,都白分給我們一半,他還繼續扮演惡人降服偽匈奴屠戮鮮卑,這才是最好的。”
這,就是諸葛亮這次出使,對他個人成長的最大收獲。之前那些建功立業,只是對朝廷對漢中王有價值,但實際上對諸葛亮本人來說太輕松了,類似于打游戲殺了個灰名怪,沒有經驗值。
而他剛才總結的這些,雖然沒有功勞、不算任務成就,但卻是他自己最大的一塊“練級經驗”,也幫助諸葛亮建立起了更穩健的胡漢觀和民族融合觀,知道將來要怎么個基調駕馭胡虜。
當然了,“民族融合”這個詞后世很多看官印象不好,主要是被玩臭了。在李素和諸葛亮這邊,融合肯定是蠻夷仰慕漢化的利益,主動漢化、見面送一半,沒有別的潛在意思和存在形態。
……
諸葛亮功勞與經驗都滿載而歸地回到了銀川城,把好消息帶給李素和馬超。
李素自然是盛大給他接風,所謂踐行的餃子迎風面,拿鹽池手抓灘羊和蒜葉蘿卜拉面招待諸葛亮,還稍稍請他喝了幾杯低度的慶功酒。考慮到諸葛亮的年紀,絕對不能多飲。
接風之后,李素還把河套這邊的后續戰略計劃,寫信讓人送回去告知劉備,便于全局統籌。
馬超則是得知了諸葛亮談回來的讓呼廚泉助戰的條件,開始對應地籌備戰斗力量。
并且準備下個月問關羽從蘭州城再調集一些精銳騎兵過來,甚至包括一部分去年從郭汜的西涼軍騎兵戰俘中收編的年輕士兵,到時候合兵一處、示弱誘敵尋找步根度等人來戰。
諸葛亮在銀川城內稍微歇息游玩了兩三天,和塞上湖城的美景大致欣賞了一圈,疲憊漸祛,這邊的事兒也差不多了,李素就讓他收拾收拾,準備先回蘭州,然后繼續今年的西域之星。
當初諸葛亮第一次到蘭州的時候,才農歷兩三月份,北方和高原還比較寒冷,所以比蘭州更西北的那些地方,也不適合去。更關鍵的是諸葛亮或許能吃苦,愿意承擔寒暑,但李素這種驕奢淫逸的人怎么能忍呢。
所以,李素的云游肯定得按最舒坦的旅游季氣候來安排。
李素就吩咐諸葛亮:“收拾收拾,回蘭州后,我們繼續坐船西行,湟中氐王雷定向王平投降也有個把月了,當地應該已經徹底肅清安定。我們現在回程,估計四月二十到蘭州,五月初能到湟中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