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堯,你是朝廷官員,也是司空從事,為我辦點事情組織賣書、確保寒門士子都能買到,我不額外賞你,也是說得過去的。
不過令妹并不是朝廷之人,法度不可費。你們不缺錢,我不給錢就是了。這里有幾件東西,是我去年臘月去交州巡查牧守時,南方有人送的。
這是二十四顆葡萄南珠的鏈子,子敬送我的。這是一具六尺硨磲打磨出來的白蓮,子龍送我的。還有這個產自耶婆提的半丈多高紅珊瑚,是林邑國王為了緩和與大漢的關系,揭過之前協助士燮害死王使君的恩怨,所以私人進貢給我的。
小宓,你選一件或者幾件當賞賜吧。”
李素這種超級巨富,要拿出寶物來炫耀,當然是絕對大手筆,哪怕甄家這樣的皇親國戚大豪,只要他們沒去過南海,就不可能見過李素手上的好貨。
這并不夸張——后世晉武帝的舅舅王愷不也是外戚,王元姬的哥哥王朗的孫子。可他沒去過南方就只拿得出兩尺多高的紅珊瑚炫富。而石崇做過荊州刺史、拿到過南海寶貨,倉庫里三四尺的紅珊瑚隨便拿。
不是說王愷真就比石崇窮那么多,而是一個北方人恰好選了一件南方熱帶海域特產來比富,那不直接撞槍口了么。
李素拿出來的紅珊瑚半丈多高,哪怕是后來的石崇都絕對沒見過。
甄宓這種薛寶釵脾氣的人,聽到前兩件的時候還好,聽到第三件她如何敢拿——
這三件東西,分別是一個州的布政使、防御使送給李素的,還有一個似乎是“用一州的觀察使的遇害、導致敵國害怕了,為了給死去的觀察使償命才送來賠禮的”。
那至少都是州級大佬孝敬領導的東西了。
“這……這太貴重了,尤其第三件,小女子若是收下,豈不是害得王使君枉死、林邑國之罪責都既往不咎了么。”
李素呵呵一笑:“想什么呢?我敢收,當然是因為子敬那邊本來造海船戰船就還沒形成規模呢,大漢本來就不準備跟林邑國開戰。林邑王得罪了咱他自己害怕,要送東西給我,關我等何事?
這珊瑚我回京的時候就跟陛下說過,陛下親口笑言說但收無妨,反正許他林邑國兩三年罷兵就是了。等期限到了、子敬的海船戰船隊做好準備,該怎么清算還是怎么清算。
罷了,知道你膽小,那就把前兩件收下吧,第三件帶著殺伐血腥之氣,確實不適合女子把玩。以后還要好好給朝廷辦事,如今朝廷圣天子在朝,不會跟武帝時那樣打壓商賈。各行各業都有出頭的機會。
諸葛姑娘可是立志要像秦始皇時的巴清一樣以工商助國封爵,你既然有志于此,雖然不可能列侯。只要多響應朝廷善政,未必不能以女子之身得一關內侯。”
甄宓盈盈下拜,摩挲著手里那串每顆珍珠都有葡萄大的項鏈:“小女子銘記司空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