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無奈人心不齊,而且這種情況,自194年長安大亂以后,十六年里確實是第一次出現,很多太史和靈臺官員依然不敢亂下判斷。
更重要的是,當年劉協的很多政令,也只是一時起到了效果,強行推行了下去。后來,因為劉協后續兩年的遭遇、越混越慘,很多迷信之人,包裹朝中官員,回過味兒來之后,心中都生出了這么一個念頭:
懷帝當年說熒惑守心不是巨兇,就算真有“科學規律”,可他也確實是在那一年失德、丟了長安、還導致長安被李郭屠戮。
還有上天震怒降了地震震塌長安城墻、震得漢水龍脈重歸關中、幫助了今上攻殺逆賊。
從結果來看,那一年的遭遇對劉協確實是“巨兇”啊。
就算有對所謂的“真命天子不兇”的科學結論,那也只是對當時的劉備不兇、對即將崛起的真命天子不兇,不代表對即將過氣失勢的丟天命之人不兇。
誰讓劉備當初北伐長安時,也確實用了一些神神叨叨的手段,不是地震就是先知先覺開掛,這些跡象,都讓一部分本該相信科學的人,產生了動搖。
李素這種好處全都要的行徑。就好比后世逼站上某些道長,口口聲聲說“要相信科學、這個世界上沒有輕功”,結果說完后就從懸崖上三級跳下去了。
自己不以身作則,怪誰呢。
太史與靈臺系統內的官員,有一些還是比較盡忠職守的,在觀察到了熒惑守心后,直接上報了皇帝,并且請求皇帝指示,是否要嚴格對外保密——
因為漢代畢竟大多數普通人文化水平還不行,大老粗們你就是讓他夜觀星象他也觀不懂啊。別說文盲了,就算是官員讀書人,九成九也是看不懂天象的,
所以皇帝如果嚴令封鎖消息,自己不說,或許也就沒人知道這個災異的發生了。
但劉備不敢賭,所以一時沒有明確批示,也不想留下把柄。他打算暫時觀察一下民間動靜,看看民間是否真的沒注意到這事兒。
李素也第一時間知道了這事兒,但他只是從科學的角度安慰劉備,并且也沒有否認劉備的冷處理辦法。
然而,就在這個時間差里,太史和靈臺系統里,居然就有官員立場動搖,偷偷把這方面的消息,匿名對外界官僚透露。
結果天下世家豪強本來就有一些不滿于朝廷打算大興土木、窮兵黷武、超發抄引國債。
畢竟有識之士還是看得出來的,皇帝之前提了很多新的變法,后來以“暫時籌夠錢”了選擇收手、不再強力推進。
但這擺明了只是一時的妥協,等皇帝騰出手來,對外立威之后,遲早還是要磨刀霍霍深化變法的。
所以,能抓住機會給皇帝添堵,哪能不仗義執言?
一時之間,朝中有數十名京官、還有各界累計上千名讀書人,包括舉人和太學生,上書言事、公車詣闕。
言辭鑿鑿,都是直指“天降災異,如同秦始皇三十六年,先漢成帝駕崩、王莽進位大司馬之年,及懷帝失長安之年,唯陛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