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對這個臨時處理意見很滿意,他也是個以直報怨的狠人,不是什么婦人之仁,立刻追認了諸葛亮的處理,把這八萬七千奴工第一時間就地投入最苦的挖河,
中山、常山二郡境內的運河工地用不完那么多人的,還有一部分多出來,就被留在漁陽郡,在易水河口、灤河河口等地疏浚泥沙、挖深航道。
因為就在這次的渡海增援過程中,太史慈也發現了漢軍的海用大沙船在這些小河流的河海轉運方面不是很好用,因為渤海灣水淺、很多地方都有黃河帶來的海量泥沙的淤淺,航道不明顯,需要疏浚深挖才能讓大沙船適航更多河流,
那些在當地戰場俘獲的俘虜,就地為奴正好省掉了轉運的麻煩,還能就地吃他們搶來的糧食,不用運糧了。
過程中,諸葛亮甚至因地制宜考察了當地情況,也意識到河北地區、渤海灣沿岸的河海轉運條件,確實比長江口惡劣得多了。連黃河的航運條件,也因為河床太高、泥沙淤淺太嚴重,不適合將來把沙船的噸位進一步造大。
東海南海的福船,以及最新式中西合璧的海船,已經可以造到超過一千噸的噸位,黃海上的沙船,最大極限至今也沒超過四百噸的。
諸葛亮這次戰役之后,結合之前跟恩師李素在揚州、青徐為官的經驗,就在琢磨怎么把黃河的航運治理搞得跟長江一樣好,也就想到了
“能不能跟在長江江口外的甬東群島設立河海轉運港的思路,在黃河河口外幾十里到一百里遠的地方,也尋找群島設立稍微離岸的河海轉運港。”
不得不說,這個思路絕對是超前的,連李素都不可能想到,因為李素并沒有那么因地制宜、科學分析的理工科思維,李素在理工科方面只知道利用先知先覺抄現成的答案。
而歷史上沒發生過的事情,李素就不會自己捏造了,總會覺得“這種事情既然歷史上沒人做,肯定是專業人士分析之后覺得不靠譜吧”。
諸葛亮卻沒有這樣的包袱,他就非常敢想敢做,最后很多時候點子就有點蒸汽朋克、天馬行空。
諸葛亮發現黃河河口、渤海灣上缺乏天然群島可以造港,但仔細探索之后,發現還是有一些“暗沙”、“沙洲”的,也就是因為黃河淤淺,有些地方渤海海面的水深甚至只有不到兩丈,沙船開過去的時候都要繞行。
既然現在要用多出來的奴隸,在易水、黃河河口等處就地疏浚,諸葛亮就想到一個節約工本的辦法,“能不能把航道深的地方挖出來的泥沙石料,就地堆在旁邊本來就相對水淺的位置,疏浚的同時在不增加土方作業量的前提下,堆海造陸,然后在造出來的陸地人工島上設置港口碼頭”。
還別說,諸葛亮的這個設想,其實就跟歷史上九百年后、意呆利人在法蘭克帝國末期修建“威尼斯城”一個原理。
威尼斯也是因為地處亞得里亞海最深處的海灣、還有波河等意呆利北部平原上最大的幾條河流、夾帶著阿爾卑斯山區的主要降水和泥沙,千萬年來沖擊形成了濱海的淺灘瀉湖。
本來那么要害的地方,又是波河河口,本該成為地中海北岸最大的河海轉運港,就因為泥沙淤淺用不了,太可惜了。
所以威尼斯人在離岸幾十里的地方,找淺灘沙洲,一邊疏浚航道,一邊把深的地方挖上來的泥沙堆到本來就淺的地方,再加上大樹木材打樁立框架、周遭堆上大石頭砌邊沿,中間填沙,形成了離岸深水港市。
諸葛亮跟著李素學了那么多年科學知識,又有了那么多年大搞基建的工程實踐經驗和規劃資歷、跟羅馬名匠們的溝通切磋、中西合璧。
所以歷史上威尼斯人在中世紀能做成的事情,諸葛亮真要做當然也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