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上班”的人,自然沒有必要去參加這種“選秀”,來謀取一份額外的收益和機會。
數字城的個人賽還好,依舊是各位民間高手的決斗,是鯉魚跳龍門的機會,非常看個人的實力和境遇。
而之前就提過,新人團體賽和個人賽可完全沒有可比性,那是名貴寶玉和路邊石頭的區別,是家養
團隊賽,早就成了各大勢力用來炫耀自己精銳種子的場合。
不僅那些種子都非常離譜,出現19保1都挺正常的.....事實上,的確出現過新人團體賽的準神話和同等戰力。
當那些大勢力、大公司不惜工本的為下一代骨干砸錢、砸資源、砸人才的時候,誰都無法評估他們的上限。
因此,即使是當初的李振君市長,也沒有提出太“過分”的要求。
“個人賽前十就行了,團體賽打入第四輪。”
聽起來簡單?新人賽前十其實有機會做到的,畢竟還是民間高手對決,只要不遇到太離譜的對手,鄭禮覺得自己挺有希望的。
團體賽第四輪?要知道就是各城的新人賽冠軍們當場組團參賽(65章),也從沒突破第三輪,那不是個人武力能夠解決問題的程度。
或者打個不怎么恰當的比方,民間戰團和大公司的戰團較量,就像是一群小混混遭遇全副武裝的正規軍,或許個人的**素質差距不大,但戰術、裝備、策略、配合、核心上限全部沒有可比性,一打起來就是被吊著揍。
太夸張?這還真不是。
不用太遙遠的例子,時遷城四大部委(內務部、交通部、軍部、研發部)各派出一個精英戰團,現在的和平戰團基本不太可能贏........偏偏他們這次還真這么干了。
從某些渠道,鄭禮聽說軍部派出了兩個團!一個混編一個正式軍人團,內務部派出了三個!全部是擅長單飛的狠人!
這也是鄭禮對戰團成員精心挑選的緣由......普通好手都只是浪費名額的存在,寧缺毋濫對大家都好。
本來,缺人也不是多大的問題,新人賽的單人賽聚集了六城的頂尖好手,到時候招募一下就行了,反正各城個人賽前幾名組團,試水團體賽然后被吊打,都差不多已經成了保留節目了。
但今年的情況很特殊,團隊賽的參加數量明顯超過了往年好幾倍,或許淘汰輪數變多對鄭禮來說好事,但指望到當地補充強力新血,就變得有點不現實了。
到時候,就算有“單人賽推薦名額”的加入,那些單人賽選手依舊不夠分。
“只9人嗎?至少還要補充四五個人吧。”
時間變得有限了,鄭禮查閱著主動應聘者的資料......依舊非常的微妙,年齡限制太死了,少數的優秀人才混雜在巨大的基數中,難道必須從之前的新人賽落選者中找?
但突然,一個靈感從他的腦袋一晃而過,似乎,有幾個地方,還真有非常強力的頂尖人才。
他們不僅強力且非常靠譜,而他們正好不會去參加新人賽!
于是,鄭禮拿起了電話簿。
“喂,馬副團?哦,小溪妹子,找你也一樣。你想去數字城看你團長的比賽嗎?我這有機會可以第一視角觀摩哦,只需要短期的轉會借用而已.........行,你們商量一下吧,記得轉告馬副團,我這里名額挺多的,多多益善。”
“李崢?呃,劉圓去參賽了,你和阿黃不會很閑嗎?只有你們兩個也不可能出去狩獵了,浪費時間等于浪費生命,我這有份短期工,不知道有興趣嗎.......”
放下電話的鄭禮松了一口氣,自己這是應該感謝軍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