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諸神的競技場,每個個體、每個族群都在為生存、繁衍的權利而戰,如果要傲慢而簡單的將其劃分為正義和邪惡,恐怕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而現在,所有生命包括神祇,卻依舊在泥潭之中.....咳,扯遠了,通訊這玩意遠比所有人常識中的重要,它的發展程度直接限制了種族、國家的疆域、生存空間,也確定了一個族群的發展上限。
在地上、地下挖管線,用珍貴的靈性材料當電線使用,還在沿途布下軍團、防御駐地,無疑是相當奢侈的資源浪費,但的確是必要的投入。
而比起事后的長期維護、人員消耗,那天文數字的管道、信息、交通費用,反而不是一個事,真正要命的是長期的駐守、維護.......軍部、交通部每年因此犧牲的人數實在不少,還不算那些折損的民間力量。
緊急時刻的特殊通訊技術倒是也有幾種,但他們無法成為主流,無非是因為資源消耗、人力消耗比“架線”還要可怕。
“架線”和“驛站”都只限于大城周遭,實際上也是大城的實際控制領地,大城的人力、財富是有限的,自然不可能搭建起通往其他大城的常設路線......那資源消耗可怕是一回事,無法回本可持續是另外一回事,強行控制廣大的野區,引來更多的麻煩又是一件事。
最后一個可能性,其實最要命。
比如現在和雙星族的“空間距離過近”,一個跳躍就過來了,而如果你的疆域擴大到近乎無限化,其中某個區域和異世界靠近了,對面可能跳過來,你是管還是不管?而如果跳過來的不是智慧族群,而是沒有智慧的超級野獸,比如秋日慶典一樣的天災巨獸?
現在人類的“分封制”,其實是當前的技術環境、生產力決定的,其中一個決定因素,就是看似不重要的交通、信息通訊限制。
未來可能建立的游騎兵戰團可能會改善交通,構建穩定的來往通道,而共鳴算師只要搭配得當,可以至少可以建立起十倍數字城疆域的實際控制區,就是分散使用,說不定也能改善各大城之間的聯絡方式。
先要有聯絡有交流,才可能做到配合和聯合,作為舊時代的“遺留”,鄭禮比大部分都看得遠,他覺得估計就是眼前的共鳴算師本人,都不知道這些改變意味著什么。
“一個時代在發生改變........”
低聲的呢喃,卻看穿了時間的限制。
擴張的戰略,帶來了人力、資源的緊缺......那卻意味著向其他大城索取的必要性,而擴張戰略多獲得的資源,自然會作為回贈交付給其他五城。
這一來一往,彼此之間的聯系就會大幅加強,加上要應對大戰必然會加強六城之間的聯合.......有了實質意義上的聯合需求,剩下的其實是技術問題。
鄭禮懷疑,只要利益給力,最后能夠回本,說不準真的會出現一條黃金之路,硬生生的鋪到其他五城去......其實,秀江和時遷在一條路線,三城之力先通起一條,存在理論上的可能。
“只是可能,可能性不大,那要百年戰略級了,還要震撼周圍的種族,才會讓我們這么容易發展。”
共鳴算師和游騎兵軍團的誕生,卻會提供一個可能性,一個跳過百年工程的可能性。
在這百年工程之前,極大加強的交通、通訊能力,就有可能讓六城更加機密的走到一起,甚至........完成一個之前無人敢想象的未來。
或許,自己這一代人中,就有人能夠看到“歷史事件”的誕生。
“東大陸中部的人類聯邦嗎?國家嗎.......”
-----
-----
鄭禮的想法似乎過于激進?其實,他已經發現了很多預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