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三年不到,怎么這么多.......這是有人刻意引導的?”
鄭禮的驚詫,卻沒有人能夠給與回應。
涉及到“神話”的層次,已經是相當高端的內容了,一般來說都是執業30年以上的資深劍主。
這樣的存在或許不是很強,但至少經歷的足夠多,足夠的穩妥,也不會把必須要保密的東西,出于炫耀、口無遮攔的緣故,泄露的到處都是。
保密?是的,對民眾保密是必須的,因為神話本身需要人體潛意識的“坐標定位”,一定的認知距離反而能夠更好的提高信仰純度。
那么,就有一個明顯的問題了——神話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不僅不是恒定的,而且是經常性變更的,變化的緣由有自然演化,有人文變更,甚至有掌權者的主動變更。
比如說道教的最高神三清,其排序跟隨當時的皇帝、教派的形勢不同,唐代尊老子為祖先,老子就排第一,有年代原始道教興旺就原始第一。
甚至還有一種說法,道教在徹底成型前,還是道家的時候并沒有明確的最高神,編撰“三清”本身也是為了對抗佛教的“人格神”的信仰爭奪戰,是對原始信仰的人格化整編。
而最深入人心的神話生物,孫悟空的個人形象,也是源自一部小說。
無疑,這說明了神話的本質——人的認知。
最古老的神話,源自人類對無法理解的自然的解釋,是人類早期不自覺的藝術創造,折射著那個時代人類對世界對自然對規則的理解.......所以,天道循環報應不爽,地下冥府審判罪惡,其中不僅有解釋和理解,更有期望和愿望。
甚至,道教最高神的“原始”,就是道家陳述世界本源的哲學用語,后來被人格化的產物。
神話,本來就是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對規則的理解,人類群體在意識層面對世界的“投影”.......在過去,或許只是一個“想法”,但在新時代,就成為了一種財富。
靈能學第二定律,言語是意識到現實世界的投影道標,而名字,是虛幻通往現實的橋梁,是個體意識在真實世界的坐標。
四靈設置“神名”,作為人類群體潛意識的投影道標,徽記人類的意識之力,構造一個個“神話”。
而那些神話本身,就是意識世界的自然規則、現象的化身,在世界意志的認可下,就更加契合世界規則.
神名,就是世界意識和人類群體潛意識干涉物質世界的“言語”。
第一定律意識和物質相互干涉,但具體干涉的坐標就必須指定,“神名”是世界意識和人類群體意識達成共鳴的關鍵點,也是賦予“特殊個體”的世界權責。
可神話從來一成不變的,但變更太過頻繁,也會導致神話本身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