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李”李信,外表年齡35歲以上45以下,真實年齡176,實戰經歷超140年,軍隊服役期/戰爭期超五十年,狩神戰參與十一次,準高維戰無計其數。
“打不過,絕對打不過。”
看到這經歷的時候,鄭禮就知道絕對不可能贏得這場勝利。
雙方在實戰、硬件上的差距實在太大了,準神話一二十年和準神話一兩百年可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李信是某個城區、區域的“鎮守”,是當地的守護神一樣的狠角。
這樣的角色,即使是單刃狀態,也不是20多歲的鄭禮能夠搞定的,那長長的的功勛章是根本無法邁過去的鴻溝。
在鄭禮察覺自己的能力連“觀察”都做不到的時候,就知道這一把如果用正常思路,根本沒法打。
“只有暗殺了.......”
是的,暗殺,作為內務部的一員,鄭禮過去的“戰利品”之中,比他實力強的多的人太多了。
暗殺,暗中傷害,乘人不備的偷襲暗殺,很多情況下和實力無關,只和那個人被襲的狀態和警惕性有關。
現實不是游戲,沒有HP(生命值)和防御值,腦袋掉了、要害破了該死的就會死,恰到好處時間點的一把破匕首都能要人命,死于睡眠狀態、松懈狀態的強者實在太多。
就鄭禮的經驗來看的話,當前時代超遠程狙擊已經是成功率最高的暗殺方式之一,就是因為你睡覺的地方可以層層設防,但你總要外出的。
而沒有人能夠永遠戒備數公里、數十公里外的襲擊者,其突發性造成了無法防備性,吃著飯聽著歌的時候,一不小心腦袋就沒了誰遭得住。
“關鍵,還是要如何在賽場上,讓其處于松懈、無防備狀態,至少,警惕心要在最低點......資料顯示這是一個老手,而老手在戰場上是不會懈怠的。”
鄭禮也想用遠程狙殺,但在賽場上是做不到的,對方肯定全程處于警戒狀態。
那么,什么時候會讓一個老手戰士放松警惕?覺得自己勝算很大的時候,覺得自己已經安全的時候。
什么時候是安全的時候?一對一的戰場上,對手死掉的時候。
這個時候,鄭禮就已經有覺悟了。
“贏,不可能,那么,換個思路。不輸,以同歸于盡為前提考慮一下?”
萬幸,這一次是賽事而不是實戰,給了鄭禮這個可能性。
如果以“同歸于盡”為戰術設計的前提,對方強大的實力、超強的準神話加成,鬼神級的近戰能力,其實都可以拋到一邊。
我讓你砍我一刀,難道你跑的特別快、技術特別好,就會砍的不同嗎?最后還是要近身砍死我的吧,那么,在你殺死我的那一刻,你肯定會安心的吧,肯定會放松那一霎吧。
最終鄭禮的戰術思路就變得異常詭異,完全無視了對方的強大之處(反正打不贏),直接沖著“你砍我一刀,我回你一刀,大家一起玩完”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