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從來沒有神圣。
回顧歷史,大部分戰爭的起源,都不是“偶然”,而是某種“故意”和“惡意”。
“我能夠打贏。”、“我能夠掠奪”、“我能夠獲得一切”這一類的想法,才是發起戰爭的主要原因。
而這種“我能贏”的想法,從來不僅僅限于某個個體,根據情況可以擴展到某個民族、某個種族、某個國家的整體。
“發起戰爭者,大多數,只是強對弱的掠奪和欺凌。”
但被發起戰爭的倒霉蛋,卻很少有規避戰爭的可能,他們只能被迫迎戰,并付出慘重的代價,逐漸扭轉局勢,以極低的幾率獲得最終的勝利。
六目的威爾萊族,面對他的對手,就是這樣一個“弱者”,在諸神之地,弱者從來沒有拒絕戰爭的權利。
甚至,不用想著去投降,因為勝利者往往要的太多。
當生存競爭級別的戰爭一旦打響,種族之爭的勝利者是沒有憐憫的。
“......即使知道沒有勝算,也沒有退縮的余地嗎?”
很顯然,主神克倫迪斯科就是一個被逼到絕境的倒霉蛋。
當自己的世界被敵人圍攻,當對方的神祇和高級戰力對自己發起挑戰的時候,作為一族的最強者,他沒有退縮的可能.......即使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不可能贏,這只是強族對弱族的一次圍獵。
“是嗎?他沒有逃避,作為一個高維存在,他應該可以獨立存在.......”
復仇者有些費解,有些感嘆,這幾天發生的一切,讓他必須好好思考很多東西。
“大概,有些東西逃避了后,就真的再也沒有了。總有一些東西,比生命更加重要。”
是逃亡最后的家園之后,種族的脊梁骨被打斷?是死敵已經堵住了所有的缺口,唯一的生路就是死磕到底?到了今天,已經沒有結論了。
克倫迪斯科沒有逃.....結果并沒有發生波瀾,強者打弱者,他死的相當凄慘。
但是,在確定自己的滅亡是大概率事件之后,他也并不是什么都沒有做。
他把一部分財產、傳承隱藏起來了,將很多東西藏在了某個異世界.......那是種族復興的希望,是最后的方舟計劃。
除了他之外,是否有其他的知情者?鄭禮估計可能是沒有的,否則,他也不會執念至今了。
“至少兩把神級武裝,還有文明傳承的相關知識和情報.......”
即使到了最后的一刻,即使已經化作了靈魂的碎片,這依舊是他的執念,是努力保留下的最后記憶。
“或許,他依舊想著種族的復興,只要后來者找回那份寶藏。”
而當“石頭”被納入了人類的“四靈”鍛造爐......這爐子最擅長把異族、他物的力量化作全新的生命。
新的生命,可以融入別族的骨、他族的肉、異族的血,卻不會要外族的魂。
于是,作為最后的“雜質”,這些神性念頭,就被排出出來,附在了“石箭”的表面,最終在和鄭禮接觸的時候,被其讀取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