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中立和客觀,那需要足夠的實力做出支撐,能夠走中立路線的騎墻派,至少要有。
現在的鄭禮知道自己的分量,也沒那么蠢,他知道作為一個蝦米,到了必須做出選擇的時候。
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時遷城。
果然,當他剛剛走出門,得到了某些人冰冷的眼神的同時,聯絡手表之中受到了短信,還是熟人。
“李振君(市長):干的不錯。”
很簡單的一個短信,內容卻相當值得回味。
看來,雙方對“潘多拉”的爭奪,涉及到了高層的核心利益。
鄭禮估計,最終的勝利者應該還是時遷城......倒不是因為什么強龍不壓地頭蛇之類,也不是鄭禮剛剛公開場合說出的“似乎很有道理的廢話(表態)”,只是單純的物理距離。
潘多拉本身沒有多少價值,對一個大城來說,一個高維算個什么,真正有價值是復蘇的馬人群體。
“看來,星光武器的評價不低,這個種族的戰爭潛力應該是水準線之上。”
從雙方爭奪的烈度,鄭禮做出了判斷,如果馬人沒有足夠的戰力預估,雙方也不會為潘多拉爭成這樣.....雙方都是一把手或直接、間接干涉談判,這是最高層級的直接爭奪了。
李振君他們或許人不在,但應該在遠程遙控著這場競爭,雙方都不愿意放棄這么有潛力的戰爭資源。
而在鄭禮看來,雖然雙子城來勢洶洶,他依舊覺得時遷城會贏。
這是因為雙子城遲早會回到它的領地,而馬人們的嬉戲世界就在這周遭,這物理上的近距離也限制了潘多拉的活動范圍,本地的時遷城是“馴服”工作的主力擔當。
這“復蘇族群”注定是長期任務,沒有時遷城的全程配合是搞不定的,別看雙子城這么來勢洶洶,他們大概也早看出了最后的結果。
限制表現的這么兇,其實和多城爭奪劍圣賽舉辦權一回事,都是在“必輸”的前提下,對勝者咬下點血肉,作為放棄的補償而已。
大概,最終的結果,就是組成聯合行動專班,時遷城占個八九,吃肉,雙子城占個一二,喝點湯。
事態的發展正如鄭禮的預期,雙方都開始喊“中立方”、“現場觀眾”進行無用評理(證人說什么都不會聽)了,談判其實也到了尾聲。
雙方都不可能放棄自己的利益,自然達不成最終的正式協議,只有一個臨時的聯合行動草案。
從專班組成人員,時遷城占六、七......
“時遷城讓了不少,看樣子,是給雙子城援軍的回報?”
對于自己表態造成的影響,其實鄭禮并沒有太過在乎,自己一個小蝦米卷不起大浪,一般來說大佬也不會這么小氣........真的被計較了,大不了回時遷城發展就是。
他本來以為這件事就到此為止,結果確是給自己找了個大麻煩。
“讓和平戰團參與‘群星復蘇’計劃?讓我們帶著潘多拉去復蘇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