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可以灌輸,但對錯只能判斷,對某個行為做出善惡、好壞的判斷標準,就是道德和法律的稚型。
“做不到的,即使勉強去做,也只會讓其靈魂分裂,兩個矛盾的自我認知,會撕裂那個脆弱的靈魂。”
這展開的話,大概又要涉及靈魂本職的學術領域了,但現在,只看結果,就是對成年馬人的“啟智”效果極差。他們就算多出了三五歲孩童的智慧......也只是變成了更危險、更有攻擊力的野獸。
對雌性個體的啟智成功率較高,超過了六成,但詭異的是其靈能天生較弱,連帶的就是攻擊性也偏低。
這種情況,讓鄭禮有些費解,這種馬人之前的靈能都不都是極低層面的“零蛋”嗎,怎么還會因為性別不同而產生差距,靈能學上性別不同應該沒有區別的.....
“......你們看的是平均值吧。弱小的雄性活不下去,族群競爭和自然的雙重考驗,讓他們只有最兇殘、狡猾的才能存續。這樣的雄性意志堅定,往往也是欲望強烈之輩,甚至有的都覺醒了祖輩的靈能天賦,靈能數值偏高才正常。”
“環境決定了種族的脾性嗎......”和研究者再度溝通之后,鄭禮確定了那些常見的馬人強盜們,大概不適合進行啟智.....至少不適合成為第一批的智慧馬人族群。
他們攻擊性太強,成年雄性往往手上一堆血債,其每天的日常就是狩獵或者廝殺,就算腦袋有了新的轉變,行為和自我也很難出現質變。
雌性稍微好一點,但也就是那么一點點。
幼崽?的確更好,但一個族群的幼崽數量相當有限是一回事,那些三四歲就跟著父母打家劫舍彼此廝殺的“幼崽”,一部分較為正常,另外一部分,啟智后表現的比他們的父母更加危險。所以,鄭禮就選擇了這個世界。
“鄭團長,潘多拉女士的回應,新的成年樣本啟智成功,攻擊性比之前的種類,要好很多.......”
“行,那我們就繼續推進前線計劃吧。”
鄭禮當時就在思考,有沒有可能有沒有攻擊性的馬人部落,比如說吃草的,比如說不需要彼此廝殺爭奪地盤和生存資源的......
“優越的生活環境,讓他們走上了另外一條‘退化之路’,他們大多依靠采集為生,主要是素食生物。這樣的族群,作為第一批的‘種子’,相當適合。”
看著連馬人那標志的鋸齒牙齒都退化平齒的本地族群,鄭禮滿意的點了點頭。
生長環境塑造個人性格,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塑造一個族群的性格.......當長期處于食物鏈的低端,他們自然會發揚雜食生物的優勢,向著食草生物一路狂奔。
和外系的馬人相比,這里的馬人不僅攻擊性偏低,而且稍微戰時不利,就有著很強烈的逃避沖動......順帶一提,它們普遍六足,有的甚至進化出了十足,跑的相當快。
“可是,如果以這個世界為起始點的話,我們要付出的成本就會大幅增加.......”
世界沒有明確的強度量級,但其中的威脅生物有,這里危險度只是Y,那是因為這里根本沒有人類長期入駐,且大部分巨獸對于沒幾兩肉的“小肉人”沒有欲望。
一路上,鄭禮甚至沒有見過兩米以下的“小獸”,天空之中飛過的掠食者,讓他不由得想起了超重型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