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末日世界”之后,時遷城的主力戰團就毫不猶豫的后撤了,其中一部分在后方重組,另外一部分,很干脆的退出了這場戰役.......沒有人阻攔他們,甚至連例行的上級勸誡都沒有。
這年頭,沒有傻子。
這場甚至沒有交鋒的戰役,也會被事后復盤,看到死亡陷阱,還不知道自己大概成了炮灰,很多人都會心情很復雜。
有的人看多了,該干啥干啥,有些人的內心還亂成一團亂麻,還有的大概已經走了極端,準備投靠四神報復社會......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自然有很多區別,甚至有可能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只是陳述事實,并沒有誰對誰錯,也沒有誰高貴誰高尚誰偉大,真要說點什么不同的話,大概只有老戰士們普遍心情平靜,年輕人普遍有點意不平。
在很多人心目之中,犧牲是可以接受的,但這樣莫名其妙的“被犧牲”,就讓人受不了.....至少現在,他們并不愿出力了。
民間戰力的另外一方面,就是當他們真的打算溜的時候,是很難攔住的,而有些難堪的時遷城軍部,也沒有去攔。
而從某個軍部高層私下對鄭禮說的話來看,其實沒有按原計劃啟動死亡陷阱,讓他們也松了口氣。
“......不管如何,這都是極其不光彩的......我們能夠解釋,民眾大概也能夠理解,但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撫恤金,更要命還是民心和戰士的信任。僅僅是不用啟動末日計劃的人情,我們就會全力支持你的新計劃。”
得到上面的認可,鄭禮也松了口氣。
而看著一個個遠離的戰團,那些之前還能夠托付生命的戰友,鄭禮的心情也很復雜。
從某個角度來看,他和所有人都不一樣......在自我認知上,他不是這個時代的人。
“.....如果是我們那個時代的人,你讓我當陷阱炮灰?老子回頭就和你死磕到底,大不了豁出這條命來,想要老子繼續給你賣命?!爬!”
本來,鄭禮對這個事件的后續評估,就是輿論爆炸,所有人玩完那個檔次的。
結果,確實雷聲大,雨點小。
“那群混蛋,居然把我們當誘餌.....這兵,不當也罷!任務委托金拿過來,一份都不能少,還要精神賠償金!”
“對!這群混蛋,如果還想我們繼續干,就必須報酬翻倍......至少漲一倍五!”
越是老資格,反而越是淡然.....即使口中破口大罵,但卻最終輕松的放過,與其說是情緒波動,不如說是乘機多弄點賠償金/下次委托翻倍。
“難道他們覺得自己的命可以算錢?或者說,他們覺得自己的命不值錢?”
下一刻,鄭禮給了自己腦門一下,恐怕這無意識的吐糟,就是正解了。
在老戰士們的眼中,他們的確覺得自己的命就那樣了,這并不是什么“犧牲”、“崇高責任”、“戰士榮譽”這種形而上學的東西,只是經歷多了生死和犧牲,看多了戰友、朋友、前輩倒下的背影之后,就會隱約感覺到自己的那一天就在不遠處。
“我的命才是最重要的,一切都以此為基石。”是舊時代的主流價值觀,因為那個時代,是幸福到發膩的和平時代,每個人的生命都很重要。
“人總要死的,只是如果真的要犧牲,請給我足夠去死的價值。”
在這個人命很賤的時代,這才是戰士們的主流價值觀.....這并不是說誰好誰壞,只是時代的選擇,就像是歷史的某個階段“士大夫才是人”、“人生來分幾個階級”、“奴隸不是人”這樣的社會觀念,在現在看起來簡直不可思議,但在那個時代,的確是所有人/大部分人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