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由于季風之地的“駐守力量”被極大的加強了,這里和周遭的世界的安全性高了一截,那么,也意味著更多的商隊、車隊會選擇這條路線。
連帶著的,就是戰爭反而成為了貿易、物流的紅利,每一天路過這個世界的車隊,都會帶來、帶走更多的物資。
流通本身就是財富,有資源有人脈有智商的本地人,怎么可能會在順勢大潮之中賠錢。
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個時代“入城稅”、“過門稅”其實相當低,外圍的世界想要依靠收過路費活下來是不現實的,只有大城才能躺著賺錢。
這倒不是什么規章制度,相反,駐守軍團其實是有自定一定程度的稅賦種類、額度的權利,只不過,這是大家都會主動遵守的潛規則。
原因無他,只是因為之前有人玩脫了你收個一成稅,我也收一成,車隊途徑了上百個世界,最后成本轉移到商品上,價格何止飛到天上去,基本直接到了另外一個星球。
“交易稅準備的如何?”
“基本敲定了,促進商品貿易的最低額度,還有上級的政策,我們短時間沒有壓力的。”
現在這個世界的主流,還是各種交易稅,即商品進行交換的時候進行次數收費但就鄭禮之前敲定的稅額來看,這筆稅金短期內也可以無視。
這算是新城、新城鎮的慣例了,在城市新建的時候,降低稅賦來吸引行商、游商貿易,等市場穩定起來后,就自然歸于平日的稅制。
資本、資金、車隊、行商總是追著最高利潤的,要開發商隊、商路并不需要專門的戰略,只需要告知他們有一個稅賦很低、需求很高、交易量很大的地區就行了,他們自己就會把道路變成商路。
這方面,鄭禮也只知道一個大概,就按他們慣例的來這基本是被無數次現實驗證過的“鐵律”,鄭禮覺得自己沒有本事比前輩做的更好。
短期內,沒有足夠的交易稅,本地的稅金收不上來,就只有另找辦法了。
畢竟,自己這邊還要養活無數的人馬、龍馬、御靈族,光這些日子進口的糧食總量,都很讓人吃不消。
“一方面進一步加大開墾田的鋪開吧,就這片土地,我們從吃糧地到產糧地最多兩年。”
農業方面的好消息不斷,土地不僅比預期的還要肥沃,還隱約開發出一些新功能這估計都和收割者的隕落直接相關。
生命的泥沼最終倒在了這塊土地,他的肉體、“泥巴”被分解,成為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其中富裕到過頭的生命力,自然成為了這個世界的營養品和進化階梯。
就鄭禮這些日子看到的,本地產生了好幾個新族群,雖然還很原始且幼稚,但隱約看的到人形看樣子,本地的世界意志,在敲定自己世界的主要族群的時候,也受戰場的雙方影響頗深。
當然,這一切還急不來,鄭禮要做到,就是讓一切運轉起來。
財政、軍事、商業、稅收、農業,當這一切在他的一套班子下運轉起來,也就可以等著大豐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