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簡單點,他們的智商以及智慧潛力不足以讓他們將種族文化提升至星際時代初期,也就是之前在哈塔爾星球上見到的那個叫哈塔爾的文明,科技水準就是太空時代的初中期。
或者有人說只是找個炮灰要求那么高做啥,但事實是炮灰也有要求,他們連炮灰的要求都不達標。
如果僅僅是拿來擋槍的炮灰還沒問題,但方寧要的是一個當炮灰的附庸種族,這就不行了。
當然,這也不是完全沒解決的辦法,但問題是解決的辦法即耗時,又費力,還花費巨大,沒有幾十年不可能達到最低標準,而且還不一定能成,這么一來,就顯得太雞肋了。
“娘希匹!”
方寧心中暗罵一聲,有些失望,但又沒完全失望,一切要等研究儀器運過來手下研究完再說。
不過雖然如此,他心中還是做了失望的準備,下令部下加強防守,同時讓另兩名電子智能方面的科學家學徒將基地雷達調整一下,加強雷達對這個土著種族的掃描能力。
加強后的雷達能針對此土著的掃描能力,剛改造完就掃描到基地周圍的叢林中隱藏的土著。
方寧直接下令用噴火槍將基地周圍叢林全燒了,反正這里要建立一個采礦站,到時候需要大片空地。
沒有叢林掩護,這些土著沒法偷偷靠近,偶有敢沖上來的遠遠被一槍撂倒。
有準備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再偷摸上來,像之前哨站被破壞,那也是摸到眼前了突然襲擊,加上土著中也有強者才強行推倒,并不是說精英基因戰士不行。
半個月時間一晃即逝,這次到來的除了他訂購的各種大型機械,儀器與各種補給外,還有兩艘護航艦,同時也將剩余所有失落陸軍全帶了下來,包括剩下八臺巨神兵,加上原有,總共十六臺巨神兵。
而這僅僅是第一批,已經確定建立正式的永久性基地,所需物質巨大,除此之外,他半個月前下線給趙珂發了一條信息,讓她準備了一個旅團的克隆人地面部隊,約有兩萬人左右,在稍后的一個月內會陸續運送下來。
地面部隊編制不論是銀河帝國還是其他文明都是通用,從低至高分別是:十人班,五十人排,三百人連,兩千人營,兩萬人旅團,十萬以上的師團,超過百萬的軍團制。
沒有團這個級別,以營編制為中間線,一個營就算是一個標準作戰單位,因為其指揮官已經是陸軍英雄,人數在一千以上,兩千是標準數量,偶爾會有一些加強營會有三千乃至四五千人。
而旅團算是一線作戰單位,基本上能獨立負責攻略一顆土著星球,一個旅團包含十個營。
一般正常的土著星球一個營的部隊足以鎮守,只是這顆星球太危險了,為了安全起見他要了一個旅團,除了鎮守總基地,以后如果分基地也有人鎮守,他手上的失落陸軍只負責開荒,可沒功夫一直守在這里。
這次一起來的除了地面部隊,還包括一批科學學徒,以及三名稀有模板等級都達到了四級的正式科學家,分別是社會學,工程學與物理學這三門主學科,也不知道趙珂從哪弄來的。
他當即找來了那名社會學家,生物學包含在社會學之內,由他來主持對這個異星土著的解剖與研究。
在群星中,科學學科有很多種,但統籌劃分只有三大類,分別是物理學,社會學與工程學。
其中物理學聚焦于如何使用宇宙中的物質能量,本領域的科技主要包括能量武器,反應堆,超光速,發電設施,探測器,護盾,人工智能,科學方法等相關領域,共包含:計算技術專長,力場操控專長,粒子物理專長這三個大領域。
而社會學則是在于勢力文明的組織架構管理和建設,本領域的科技主要包括農業設施,基因改造,軍事理論,行星殖民,帝國行政,星際貿易,靈能科技等等相關技術。
社會學共包含:新世界理論,治國術,生物學,靈能理論,軍事理論這五個領域。
至于工程學,主要聚焦于物質資料和工具的運用,本領域的科技主要包括工業設施,機械體,裝甲,亞光速推進器,導彈武器,動能武器,軍用艦船和空間戰,巨構建筑等等相關技術。
工程學共包含:材料科學,推進力學,宇航技術專長,工業等四個大領域。
可以說,這三大分類諸多領域,包含了一個文明或者勢力建設發展必備所有科技,玩家若想建立一個勢力,必須要建立這三大分類相關的科學院研究科技,自然需要大量與這相關的科學家來研究。
這批科學家來算是解了方寧的燃眉之急,同時有這些專業科學家研究,即提高了速度,同時像李三江這些學徒也可以在他們邊上打下手增加經驗。
不到一個星期,一份詳細的研究報告出現在方寧面前,來自異星土著的詳細研究報告。
報告內容很多,怕是有好幾萬字,大部分是專業詞匯看得很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