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為了帝國的安全,務必做好戰爭的準備。”
又有一位代表軍國思潮的將軍說道:
“陛下,帝國衛隊已經做好準備,隨時為國而戰!”
這個文明沒有唯心思想的大臣,占據主流的就是這幾種,親外與排外,以及軍國,再加上平等與唯物科學家,他們的發言方寧只聽了一會,就將目光移到了其他地方,上帝視角穿透一切,在不長的時間中掃遍了這一整個文明的疆域。
作為科技發展到太空時代的土著,其疆域范圍并不止一層,而是覆蓋了整整七個區塊,每一個區塊從上往下一百層占據了大半。
也就是說,這個文明對環世界的開發竟然是方寧的幾十倍之多,他現在都沒有將一個區塊完整的清理開發出來。
想像一下,三四百個兩萬公里長,一萬公里寬的環世界層面都是這個文明的地盤,這是比地球聯合國現有居住區域還要大N倍的區域,里面都市林立,人流密集,具體數量方寧沒法計算,但大致估算了一下,一個區塊十億人口不過份吧,就算三百個區塊,那也是三千億的龐大數量。
當然得排除偏遠區塊人口沒這么多,但又加上核心區塊人口遠不止十億,最終粗略估算,這個文明的人口數大概在兩千八百億至三千三百億之間。
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現在地球聯合國人口也就這個數,但可用土地面積卻沒有這個文明的五十分之一多。
這么多人口,對方寧來說是個好消息,代表可用的附庸人口足夠的多,勞力足夠。
收回上帝視角,方寧在領主內部高層專用頻道中給大家安排了一個任務——如何快速攻略這個文明!
直接攻打是最下乘的方法,最好的當然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用溫和的方式兼并過來。
直接攻打快是快,但到時候肯定到處是反抗者,游擊隊,他可沒功夫天天派兵鎮壓。
艦隊停在這個環世界裂縫上空沒有動靜,對下方環世界內的土著文明來說是巨大的壓力,激烈的討論持續了好幾天,最終代表親外的大臣占據了上風。
這也是方寧沒有動手的緣故,正常情況下,不論是任何土著文明碰到像方寧這種科技遠超自己的外星人出現在外太空,沒有第一時間發起進攻,土著文明除非極端排外或者三大滅絕政體,第一個選擇都是先嘗試交流。
沒多久,對方就通過各種方式發來溝通交流的意愿,特別是對方在離首都不遠的某個地方,做了一個巨大的奇特鳥類模型緩緩升空。
這是這個文明代表和平的動物,就相當于地球聯合國的和平鴿。
此時艦隊已經通過探測器收集足夠的信息,翻譯了對方的語言以及文明基礎信息,正式組建了一個以一名剛召喚的光之仆從為首,包括十幾名強大的基因戰團戰士的使團,在主動向對方發送外交申請并回應后,乘坐一艘護航艦進入了這個土著文明的首都,開始了正式的外交訪問。
這初初第一次外交,肯定用不著方寧親自前往,但考慮到這一次外交的重要性,他率領著艦隊停在環世界上空,陸軍也隨時準備登陸展示武力。
這不是以防萬一,而是這一次談判大概率會要展示武力,他的目地是要附庸這個文明,正常情況任誰都不會甘心,到時候肯定要展示令對方絕望的武力才行。
同樣是展示武力,這樣展示與直接展示之間有著巨大的差別。
這次使團首領是方寧臨時召喚的一名擅長外交方面的光之使徒,主要是領地內沒有專業的外交人才,這樣的人才玩家中極為少見,更何況他這一次是想通過外交談判的方式附庸一個擁有幾千億人口的外星文明,一般的外交人才根本沒法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