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隨著方寧一聲令下,停泊了許久的龐大艦隊重新啟動,一頭鉆入蟲洞之中。
遙遠的另一星系蟲洞之外一千多萬公里外一顆行星軌道外,靜靜停泊著一艘外形像顆隕石一般球形偵察艦,當看到蟲洞洶涌的能量潮汐涌出,龐大的艦隊跳躍出來,一組信號迅速傳向遠方虛空。
艦隊并沒有發現這艘偵察艦,方寧也沒有看到,畢竟他不會沒事一直開著上帝視角。
這種偵察艦一般具有反雷達涂層,偽裝又好,只要停在遠方虛空靜止不動,一般無法偵察到其存在。
直到龐大的艦隊完全通過星系,這偵察艦都沒有一絲動彈,但關于他們經過以及前往下一個星系方向都一五一十的傳向海星人蒼牙領主府。
接下來的路途出乎預料的平靜,海星人似乎早有準備,在這邊界星域隸屬于領主府的艦隊與空間站全都撤走了,只有少量膽大的散人玩家,但也是遠遠隔著上億公里看著他們經過。
他們不敢上來,方寧也不可能特的去搞他們,任他們跟著,但如果發現有大量海星人玩家匯聚的跡像,那就不能坐視,必定要派艦隊驅散或消滅。
除此之外,方寧自己也派了一些偵察艦隊,同時給隨行的散人玩家發布任務,讓他們分成零散小隊深處海星人的疆域,探索附近星系的情況再匯報過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這即是獲取更多情報,也是為了防止被敵人偷襲,大量玩家戰艦分散開來,如果海星人主力來襲可以提前預知。
“也就是說,他們有很大可能會實施各個擊破的戰術?”
一個多星期后的某天,方寧雙眼微瞇看著眼前的虛擬局勢圖,這是一個虛擬推衍沙盤,可以通過了解的敵人走向來推衍敵人有可能的下一步行動。
行軍路上閑得沒事,他在玩李婉之余還和她玩一玩這種推衍沙盤游戲。
經過不下十次推衍,他們發現按照現在所了解的情況,海星人會有一半的概率會退守首府星系借首都星系四級空間站與他們決戰之外,還有極大的概率會采取各個擊破的戰略。
可能會先攔截鉆石武力與永恒號角,主力先剿滅始源領。
又或者用小股兵力拖住始源領與另一個領地,主力先剿滅其中一個領地,只要拖得住,以蒼牙領的實力的確能擊潰其中一支。
在之前,或者在初期幾次推衍這種概率還不高,但當這段時間他們三方分別派出大量散人玩家艦隊深入海星人直接占領的星系,特別是發現這個叫蒼牙的領主國更多的情報后,發現這個概率在不斷提高。
蒼牙領主國的實力比他們預想中還要高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或者特意調動,又或者是輪換,他們一支參與圍剿吞噬蜂群的海星人聯盟的艦隊返回了領主國,與駐守艦隊一起,實力大幅增加,已經具備了徹底擊潰他們任一家的實力。
換位思考,如果方寧是海星人蒼牙領,如果有徹底擊潰任何一家的實力,絕對會考慮御敵于國門之外。
畢竟在首府打風險太高了,如果敵人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思,派艦隊偷襲殖民星,或者扔一波污染巨大的核彈扔下去,那損失就大了。
所以方寧第一時間將這個猜測告訴了鉆石武力與永恒號角,對方的回應很有意思,信誓旦旦的保證不會發生這種事,但卻沒有合理的解釋。
方寧第一時間對這個回應不滿意,第二反應是懷疑,以為這兩家是有私心想削弱始源領的實力,故意讓自己打頭陣。
他自然是嚴辭警告他們,為此他下令艦隊速度降低,一幅你們不給個滿意答復我就不走的態度給他們看。
如果他們不如實相告,自己也不會奉陪,畢竟打通三大領地通道的提議是他們發起的,急的又不是自己。
不過話雖是這么說,方寧自己也不是很相信他們會這么做,或許會有這種心思,但在這次行動中絕不會這么做。
原因很簡單,這次行動是永恒號角與鉆石武力再三倡儀組成的聯盟,已經在地聯群星管委會那備過案的,由管委會擔保過的,嚴格來說屬于半官方的行動。
對管委會來說,仗打完了你們怎么勾心斗角我不管,但在這次行動中你們不能做小動作,如果因為小動作的原因導致行動失敗,我面子上不好看,你們也別想好過。
所以不論是永恒號角還是鉆石武力哪怕再想削弱始源領,也不會在這次行動中動手腳,但他們的回應這么含糊其詞,由不得他不犯咕嘀。
可能是他們自己也覺得理由站不住腳,或者他們三方溝通所在論壇的管委會代表也看不過眼,從開始到現在從沒有過發言的管委會代表向鉆石武力與永恒號角兩方代表發出口頭警告,來自永恒號角的代表才不得不解釋道:
“我這邊有一個玩家有一件特殊的遺珍,能偽裝任何體型不超過自己十倍的生物,我讓他偽裝成一個海星人玩家且混入了蒼牙領主國,現在蒼牙領主國的主力艦隊還停在首府沒動。”
.......
方寧無語,他想了很多可能,就沒想到還有這種可能,他很好奇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