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顆質量非常大的紅巨星,光是直徑就已經超過了兩千多萬公里,要知道現實中的太陽直徑也就一百三十萬至一百四十萬公里之間,也就是說這顆流浪恒星光是直徑就有太陽的十多倍。
在離這顆紅巨星約有幾千個天文單位的距離,有一個巨大的恒星系,這顆流浪紅巨星似乎被星系引力捕捉,或者說相互吸引,兩者正在慢慢靠近。
“這有點意思!”
可以說是極為罕見的一幕,方寧來了興趣,飛船調轉方向向那顆紅巨星方向飛去。
隨著迅速靠近,他發現在這顆流浪的恒星系周圍有許多慧星與隕石在環繞著這顆紅巨星周轉動,其中包括一顆直徑約有兩三千公里的小行星,以此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恒星系統。
隨著流浪紅巨星慢慢靠近恒星系,兩顆恒星的引力場開始相互干涉糾纏,從遠處方寧可以看到遠方那個龐大的恒星系邊緣的奧爾特云盤開始變形。
就像是一個充滿彈性的面膜被人咬住邊緣輕輕吮吸一樣扯得變形。
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研究現象,方寧發現如果觀測完這顆流浪的恒星吞噬這個星系的畫面,能獲得頗為可觀的貢獻點與權限。
只是,他沒那么長的時間。
雖然流浪恒星在宇宙中的速度非常的快,每秒十多公里以上,但雙方距離太遠了,想要完整的觀測,怎么也得幾千年時間,他哪有那么多時間等。
有些可惜的咂了咂嘴,方寧讓歸源者靠近一些,準備就近拍一些照片就走。
然而當歸源者靠近紅巨星,約有一個天文單位的距離時,他突然感知到了一個奇怪的信號從這紅巨星中傳出。
信號很弱,每隔很長一段時間才發出一個,一開始他根本沒注意,直到靠近環繞紅巨星準備拍照的時候才發現。
這讓方寧來了興趣,立即指派手下研究這個信號的來源,以及方位,同時讓歸源者準備一下進入恒星內部實地考察。
歸源者作為神級文明的科研船,哪怕黑洞那種極端環境都能進入,恒星就更不用說,在宛如波濤一般的恒星表面稍停頓了一下便沉入了滾滾烈焰之中。
紅巨星一般是恒星燃燒至晚年才會有的階段,到這個時候恒星散發的熱量遠不如以往,在持續幾百萬年乃至上億年左右后,恒星內部能量不足以抵抗本身引力,恒星會急劇收縮,按照恒星質量形成各種矮星或中子星,如果質量夠大,就會坍塌成一顆黑洞。
這個階段的恒星散發的熱量不足,但內部極不穩定,歸源者沉入恒星內部,就能清楚的感受到里面的暗流,時不時有洶涌的能量暗流涌來,恒星內部聚變也非常的激烈。
飛船不斷收集觀察到的數據,逐漸往下沉。
十萬公里,二十萬公里,五十萬公里,乃至上百萬公里之深。
正常來說這里已經到一般恒星的核心了,比如太陽直徑就一百三十多萬公里,但對這顆直徑有兩千多萬公里的紅巨星來說還只是外層。
到這里,信號相比之前要清晰一些,但看起來還是相隔很遠。
飛船繼續往下,一百萬公里,兩百萬公里。
到這里恒星內部的溫度已經高到超級恐怖的地步,但歸源者還是不受任何影響,其表面一層力場能直接隔斷其恐怖的高溫,對歸源者來說,這恒星高溫還沒有被一顆隕石撞擊產生的傷害高。
直到飛船一直下沉至恒星內部約有六七百萬公里的時候,下不去了,一層無形力場隔絕了,歸源者不能繼續往下,那無形的信號就是從這里面傳出來的。
“這就有意思了。”
這力場明顯不是自然形成的,在一顆恒星內部出現非自然力場,這很有意思。
力場由純粹的能量組成,強度非常非常的高,哪怕歸源者也一時弄不穿,但難不倒方寧。
他伸出手指對著前方虛點而下,下一秒他感覺整個恒星都是猛的一震,緊接著一股憤怒的意志如潮水一般從恒星內部力量之下涌出,狠狠撞擊在他腦海中。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