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莊義生抵達黃泥城時,在北燕京城,也正進行著一場談判。
談判雙方,一方是北燕朝廷,一方是北涼代表。
“現在南燕兵馬已經進駐陽州,如果他們揮師北上,北燕也無力阻擋,為了北燕的安全,我方愿意派駐兵馬,幫助北燕抵抗,只需要北燕支付一定的軍費。”
“貴方一番好意,我們心領了。但守衛邊疆,人人有責,我北燕兒郎,也絕不會懼怕敵人。”
“不是怕你們守不住嘛?”
“勞動貴國兵馬,陛下心里實在過意不去,也就不麻煩了。”
“不麻煩,不麻煩,我們不怕麻煩。”
“我怕給你們添麻煩。”
……
雙方你來我往,態度都客客氣氣,北涼擺出一副熱心腸,愛幫忙的姿態,而北燕卻一副自力更生,絕不求人的態度。
因為誰都知道,軍隊是保證國家主權的重要手段。如果任別國的部隊駐扎在本國,那北燕這個國家還算一個國家嘛。
北燕愿意支付一定的代價,換得北涼的支持。但是絕不愿意將主權拱手讓人,成為北涼的附庸國。
北涼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派兵馬入駐,然后向北燕收取軍費。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北燕豈非成為給北涼打工的。
所以,無論朝中上下,態度都是一致的:絕不答應。
雙方經過一輪輪談判,北涼擺出了最后姿態。
“實不相瞞,此事還有別的原因。”北涼代表道:“我家小王子在辛國,被莊義生所傷,此仇,他一直記在心里。這一次,將會由他親自領兵,找莊義生報仇雪恨,請閣下顧忌這一點,行個方便。”
“我等愿為小王子效力,立刻就派人,展開針對莊義生的行動。”
“不必,我家小王子喜歡自己動手。”
借口,絕對是借口。
想報仇你找他打一架啊,帶上幾萬兵馬,那能叫喜歡親自動手嘛。
北燕方面知道,北涼真正的目的不是莊義生,應該是北燕的國土才對。
如果真的打開國門,讓他們進來,怕就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到時候他們賴著不走怎么辦。
難道北涼想兵不血刃,就吞掉北燕。
這也太欺負人了吧,好歹我們也是六國之一,而你們,只不過是一群蠻夷罷了。
如果這件事真的發生了,那將是國恥。
北涼的態度越來越強硬:“這些年來,我們給了你們多少支援,戰馬,糧草,物資,我們計較過這些嘛,從來沒有。”
北燕方面默不作聲,是從來沒提過,但錢你們也沒少要,這些年強買強賣,已經快把北燕掏空了。
如果不是這樣,北燕也不會著急發動針對南燕的戰爭,結果一敗涂地。
“這一次,我們主動答應出兵,是看在大家多年的友誼,可不是圖別的。”
“況且,我家小王子為了報仇的事,茶不思飯不香,身體一天比一天消瘦,咋地,你是想害死我們家小王子嘛。”
“那個……我們會準備一份禮物,送給貴國王子,此事,還是要從長計議。”
形勢比人強,在對方面前,北燕抬不起頭來。
最后經過談判,北燕向北涼支付一筆軍費,并準備將北燕陛下的第三公主嫁給北涼小王子,算是暫時安撫住了對方。
可大家都知道,這件事,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