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六點,天華的學生都已經準備就緒了,朝著自己的考場走去。
六點半,天華七十五個小隊,已經到了考場。
國考,很嚴格,一個教室有十支隊伍,但都是有著獨立隔開的操作的計算機和桌面,并不會被影響到。
八點鐘,題庫已經發下,題庫是國家考試計算機考試的精選考題超過300題……
八點眾人都是輸入了自己的學號,領取了自己的考試題。
于英豪四人此時也剛領取了試題。
題目:數字媒體設計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作品主題為自然遺產與文化。
于英豪四人看題目嘴角不禁笑了笑,弘揚文化的?這些自己已經做了很多遍了,這是個大趨勢,練習的時候怎么可能不做?
四人坐在那,進行了簡單的商量后,就有了一致的目標性。
主題:磨剪子戧菜刀
從文字招幌和圖形招幌入手,選取了對于古代商業比較有代表性的鞋鋪、當鋪、首飾鋪的招幌,進行繪制。
并且我們選取了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內金生」、「義和」、「裕源」三個字號為原型進行創作加工。
使用電腦繪畫水墨畫來還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所描繪的景象。
四人各自分工明確,立即就開展了工作,這個是屬于計算機設計的,難倒是不難,倒是對基本功的掌握要求是相當的高。
全國參加二輪省賽超過三十萬人,但是試題只有三百道,難免有重復,想要在三十萬中脫穎而出,創意就成了最重要的。
畢竟能夠晉級省賽的基本功都是非常扎實的,設計出作品不難,但是水平和創意的話就有可能差強人意了……
總之,創意為王,技術為皇,有創意,有技術,不會差。
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十個小時的考試時間,是一項艱難的任務。
此時絕大部分的天華學子或多或少有點慌亂了,第二輪的比賽實踐性太強了,而自己不過是一名大一新生,就算再努力用功,但是實踐的經驗還是有些不足的。
而其他學院的大三大四的學長顯得有幾分游刃有余了……
張小龍拿到了試題,加上其很扎實的基本功,超常發揮的特質又是觸發了……更是顯得輕松了。
蘇葉和王小魚此刻也在賓館靜靜的等待著,倒是多天華學生充滿了信心,就算今年考得不怎么樣,但他們才大一,后邊還有機會,無非就是被那群女生給徹底的壓著打了……
“校長,要是他們能夠晉級國賽的話,他們幾個的身價恐怕又是會漲很多的。”王小魚笑著說道,華國現在對計算機的人才是極度的稀缺的,尤其是那些頂尖優秀的,更是各大企業的爭搶的目標。
蘇葉也點了點頭,也是明白此時華國計算機行業的情況的,代工全世界第一,但自主研發的能力十分的薄弱,敵人可以輕而易舉的遏制住華國的技術命脈……
“對了,小魚你在麻省學院攻研的主要方向是什么?”蘇葉笑著問了一聲。
“材料學,半導體。”王小魚笑了笑回答著。
“半導體?芯片?”蘇葉又是問了一聲。
“算是芯片,美帝掌握的芯片至少超過華國三代。”王小魚的眼里閃過了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