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笑笑才不顯得那么委屈。
知道自己做錯事的小丫頭,跑到父親的身邊,摟住父親的脖子。
“父親,笑笑以后不再亂吃東西了,會吃壞肚子的。”
“笑笑吃壞肚子,就會難受。父親和母親就會難過的···”
小丫頭懂事乖巧的回答,讓林然很是欣慰。
“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上車回家,明天就是正元節了。”
“父親和母親給你們全部換上新衣服和新鞋子···”
林然的話,讓一群孩子,歡呼不已。
一家人紛紛坐上各自的馬車。
林府人丁興旺,讓馬車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多。
時間來到了貞觀十一年。
林然已經來到這個世界整整十年了。
十年的時間。
他改變了自己。
改變了親人。
改變了林家村。
改變了大唐。
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生活的富足甜美。
大唐的每一家每一戶的百姓,同樣都心懷感恩。
科舉改為一年一次的科考制度。
讓學院的孩子們,每年都有學生走上科考之路。
由學生變為官身。
不管是王侯將相之子,還是普通百姓之子。
所有的人都是在一條跑道上奔跑。
考場上。
一切都是靠成績說話。
讓大唐處處都充滿了勃勃生機。
今年的大朝會,依然是一如既往的隆重召開。
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接受百官的祝賀和朝拜。
顯德殿洋溢著濃郁的節日氣氛。
長安城四處響起的爆竹聲,更是讓節日的氣氛,顯得越發的濃厚。
“陛下,土蕃國使者前來求親。”
“他們的贊普意欲與大唐和親,請陛下賜予一位公主。”
宰相房玄齡出班啟奏道。
此時的土蕃國雖然是大唐的附屬國。
可是他們的勢力非常強大。
國土面積更是僅次于大唐的面積而已。
只不過是土地并不肥沃,加上地處寒區。
制約了他們的發展。
不過這一切并不能阻擋松贊干布的野心。
南方的許多小國,都被他收入囊中。
大唐一年比一年的越發強盛,讓松贊干布非常艷羨。
于是便派使者來到長安,請求和親。
歷史上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聯姻,是在貞觀十五年。
不曾想因為林然的出現,很多歷史進程都改變了。
和親事件從漢朝到到隋朝,都有不少先例。
著名的昭君出塞,就是和親的典型代表。
只不過,王昭君并不是真正的公主而已。
“眾位愛卿以為如何?”
李二陛下環顧文武百官們,今日大朝會,正好百官無一缺席。
借機商討一番,也是個極好的機會。
“臣以為,土蕃國國力也算上得是強大,聯姻之事未嘗不可。”
“更何況自漢代以來,早就有聯姻的先例,對與安撫附屬國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言官們紛紛抓住了這一個難得的表現機會,粉墨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