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踏上偷渡的道路。
帶著神圣的使命感和責任心。
玄奘夾雜在商隊里面,成功偷渡過了玉門關。
天地垂青,玄奘歷經千山萬水,風霜雪雨,一個人徒步在前往西天的道路上求索著。
對佛法的熱愛,對求知的執念,對信仰的渴望,是玄奘一路西行的唯一護身符。
就這樣玄奘靠著自己的執著和信念。
過了一道道溝,過了一道道坎。
他終于抵達了天竺國。
而且進入了天竺國,最牛逼的佛教大學那爛陀寺。
在那爛陀寺,玄奘一枝獨秀。
他刻苦專研經文教義。
五年的時間里,他遍覽群經。
在天竺國最高的講臺上,駁倒了所有高僧的疑問。
一時之間玄奘風光無限。
他騎乘在大象的背上,接受所有人的歡呼和禮遇。
天竺國王都對他恭敬有加。
毫無意外玄奘成了那爛陀寺的教授級別人物。
而且還是那種拿最高工資的教授。
不過玄奘志不在此,在那爛陀寺任職五年之后。
他便辭職不干了。
為什么辭職不干啊?
因為那爛陀寺所有的經書,皆以被玄奘學習抄錄完畢。
繼續留在這里,對玄奘而言,已經沒有什么意義和吸引力了。
誰讓他是個積極向上的唐三藏呢。
天降大任的玄奘離開了那爛陀寺。
那爛陀寺所有人為他們的大教授送行。
在人們依依不舍的目光里,玄奘孤獨而執著的,繼續踏上了前進的道路。
又是一個五年的時間,玄奘走遍了天竺周邊各國,學習了大量的經文。
在佛學的海洋里,玄奘就是一個求知若渴的學子。
在貞觀十幾年,玄奘決定回國了。
因為這里實在是沒有什么,他可以繼續學習的經文了。
歷時十八年,行程五萬余里。
玄奘終于踏上了故土。
玄奘看著滿城出動,為迎接自己而來的百姓們。
內心感動不已。
這一刻,他感覺自己一路上吃的所有的苦,受得所有累,都是值得的。
林然也得以在第一時間,親眼目睹了玄奘的風采。
果然是儀表堂堂,一表人才。
難怪吳承恩他老人家筆下的妖怪們,都一心想要吃唐僧肉。
看來不是沒有道理的。
“玄奘法師,陛下在皇宮已經為法師備下酒席,請法師隨我等前往皇宮。”
林然上前幾步開口說道。
“哇,駙馬爺親自來接玄奘法師了,玄奘法師這面子有點大啊。”
周圍的百姓們紛紛小聲嘀咕著。
讓玄奘瞬間便知道眼前的青年男子,竟然就是自己一路走來,吃過的紅薯,土豆和玉米,花生的造物者。
想當年自己離開的時候,大唐是怎么樣的一個場景啊。
那時候百廢待興。
常年的征戰,讓多少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啊···
如今十八年過去了,一路走來,大唐的處處一派繁榮。
百姓們生活富足。
將士們兵強馬壯。
這一路上聽到最多的話,除了感念陛下的圣恩,就是念叨駙馬爺的好。
如今他身上的棉衣,還是百姓們贈送的。
說是駙馬爺教會了他們彈棉花,做棉衣。
以后的冬天再也不會感到寒冷了。
“駙馬爺,貧僧有禮了。”
“使不得,使不得···大師乃是得道高人,理應受世人敬仰。”
“陛下,已經讓人打掃好了弘福寺,而且還將會在那里修建一座塔,專門存放大師的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