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騎司統領跪倒在李二陛下面前。
將百姓們看到布告后的反應逐一上報。
甚至將老王和老黃兩位老者的對話,都復述了一遍。
“陛下,依臣所見,晉王殿下和晉王妃,冊封太子和太子妃,簡直就是民心所向啊。”
李二陛下聞言,開心的點點頭。
“好了,朕知道了,只要百姓們滿意,朕也就放心了。退下吧···”
今晚的內務府一干人等,可算是忙活起來了。
依照晉王和晉王妃的身材和尺寸。
幾十個人連夜趕制太子和太子妃的服飾。
這可不是一件小差事。
不要小看只有兩個人的服飾。
從頭到腳,那可是金貴著呢。
絲絲毫毫馬虎不得。
僅太子妃的一頂鳳冠,就需要十幾個人,不停的在哪里通力協做。
好家伙,那鳳冠當真是在夜色燭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上面綴滿了金珠寶玉。
一對鳳釵更是精致的讓人嘆為觀止。
第二日一大早,文武百官們便齊聚太極宮了。
算起來已經有很多年頭,沒有起這么早了。
這次沒辦法啊。
太史局的史官,已經推算出了吉時。
那就是在東方日出的時候,舉行冊封大典。
冊封大典的地址在顯德殿的門口。
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一身龍袍和鳳袍,站在最高處威儀天下。
雉奴和果果,則換上了嶄新的太子和太子妃的服飾。
在侍從和宮女的陪伴下,往顯德殿的門口,緩步而來。
莊嚴的鼓樂聲響起。
雉奴和果果分別站在了父皇和母后的面前。
禮部尚書親自宣讀冊封諭令。
待冊封諭令宣讀完畢。
顯德殿上空是煙花齊放。
爆竹齊鳴。
長安城的百姓們也都知道,這是吉時已到的前奏。
禮官將太子和太子妃的頭飾,恭敬的用銅制的托盤,舉在了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面前。
東方的第一縷陽光,在天上揮灑下來。
讓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以及面前的雉奴和果果,都沐浴在一片圣潔和光亮之中。
“吉時已到,請陛下和皇后娘娘,為太子和太子妃授禮。”
莊嚴的鼓樂再次響起。
雉奴和果果,鄭重的跪拜在父皇和母后面前。
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從禮官的托盤里將太子和太子妃的頭飾,分別取在手中。
兩人同時將頭飾,戴在了雉奴和果果的頭頂上。
“兒臣,給父皇和母后,磕頭。”
雉奴和果果恭敬的按照禮儀,磕頭叩首。
“禮成······”
太史局史官將行禮完畢,高喊一句禮成。
震天的爆竹在太極宮響徹起來。
在陽光的沐浴下,一道道青煙伴隨著微拂的春風,飄向了天空。
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微笑著將雉奴和果果扶起。
“面向百官,接受群臣的叩拜吧。”
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向雉奴和果果低語道。
雉奴和果果,聞言轉身面對臺階下的文武百官們。
烏拉拉臺階下面跪倒一片。
“臣,參見陛下,參見皇后娘娘。”
“臣,參見太子殿下,參見太子妃。”
高亢的聲音直透太極宮,在清晨的長安城,傳出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