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工部尚書的話,李二陛下點點頭。
“必須要派人盯緊施工進度,這設計院,乃是當今第一要務。”
“誰拖了朕的后腿,朕就打誰的板子。”
工部尚書趕緊俯首稱是。
接下來李二陛下的一句話,才是真正的炸彈。
“朕,決定明日起,便讓太子一起在顯德殿參與朝政。”
“不知眾位愛卿,有何異議?”
李二陛下環顧顯德殿的一干文臣武將,緩緩開口接著說道。
“朕已經老了,也該讓太子參與朝政了。”
文武百官們是面面相覷啊。
您老人家早干嘛去了?
嫡長子李承乾在太子的位置上,一坐就是二十余年。
您老人家,除了去泰山封禪的那兩個月余的時間,是讓太子李承乾處理的朝政之外。
什么時候放過權。
一回來就把太子給晾曬起來了。
這會倒好。
新太子剛剛冊封,您就立馬感覺自己老了。
要放權了。
偏心···
實在是太偏心了。
不過,這樣的話,百官們只敢在心里想一想。
至于嘴上說出來。
除非是他們嫌棄自己活得太久了。
至于異議嗎?
更是沒有啊,按道理,您老人家早該讓太子參與朝政了。
只不過至于為何,一直不讓李承乾參與朝政。
百官們也是非常的疑惑不解。
也許陛下只有陛下的苦衷吧。
他們那里知道,李二陛下以前不讓太子李承乾參與朝政,是因為太子年幼。
而自己正是大好的青春年華!
正是龍精虎猛的年紀。
等到自己感覺有點力不從心的時候,突然發現太子變了。
沒有以前的乖巧和聽話了。
這讓李二陛下,感到了一絲絲不安。
真正的不安,來源于十多年的那次觀音婢夜間突然昏厥。
嚴重到已經沒有了生命的氣息!
若非孫神醫及時出手相救,那就真是陰陽兩隔了。
即便是這樣,太子和太子妃,竟然像個沒事人似的。
除了早上過來問候了一番之外,便攜手而去了。
這讓李二陛下非常惱火啊!
那個時候長樂和青雀都不在長安。
是稚奴每日守護在母后身邊,噓寒問暖。
那個時候,稚奴才只有八歲啊!
一個八歲的孩子,尚且知道心疼自己的母后。
這讓李二陛下對太子李承乾非常失望。
最后的導火索,無疑是在這次,長孫皇后徹底長時間的病倒后。
這一次長孫皇后的病倒,太子和太子妃的所為。
徹底讓李二陛下寒心。
青雀,稚奴和長樂都不在身邊。
若不是兕子,每日守在母后身邊照顧。
觀音婢,根本撐不到駙馬帶青雀和稚奴回來。
連太醫院的太醫們,都已經是束手無策了。
是駙馬開的藥方,果果沒日沒夜的守護了觀音婢一個月的時間!
才讓觀音婢轉危為安。
可是,代價也極其重大。
稚奴和果果,再次失去了一個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