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叔,你這可有多的涇陽茯磚茶,我想捎些回去,要得不多,我師父的忌日快到了,他在世的時候就好這口茶,所以……”
沈青城的話未說完,鐘離熱情的在旁應承著。“沈專家,你這太客氣了,多的我倒沒有,挪出來一塊還是可以的,你等著我這就去給你取去。”
鐘離也是個性情中人,他一聽沈青城討涇陽茯磚茶是為了給師父忌日上供用的,當下便割了愛。
周青揚因不知涇陽茯磚茶的貴處,聽到鐘離說多的沒有,挪出一小塊時,他就覺得奇怪。“曹小姐,這涇陽茯磚茶在外面不好買嗎?”
曹燕燕耐心的講解著,“涇陽茯磚茶又稱封子茶,涇陽磚,是再加工茶類中黑茶緊壓茶的一種。涇陽茯茶工藝復雜,多達29道筑茶工藝,讓涇陽茯磚茶顯得猶為珍貴。雖現代茶生產企業和產量都比以前有所提升,但真正屬于尖貨的還是少數。”
歐陽杰一直記掛著夜光杯,所以他對涇陽茯磚茶倒顯得不太在意。
歐陽杰起身往旁邊的博古架走了過去,他伸手拿起一盞夜光杯,左看右看總覺得好像拿在手里的份量不太對勁。
“曹小姐,你來看看這夜光杯拿到手上的感覺怎么這么的輕,在我印像中不是應該會有些沉嗎?”
曹燕燕接過歐陽杰手中的夜光杯瞧了瞧,她不敢接話,忙回著。“歐陽專家,這夜光杯的成色和材質,我講不好。待一會兒鐘叔回來,我讓鐘叔講給你聽。”
沈青城對夜光杯也只是紙上談兵的了解過,這實物他是第一次見到。
他拿過曹燕燕手中的夜光杯,上下打量了一番,又看了看玉的成色,發面這玉的材質跟雷喆給他雕佛像頭的山料是同一材質。
沈青城心里存著疑問著,他要待鐘離回來后問個仔細。
“沈專家,來,你可收好了,我這涇陽茯磚茶可是茶藝后人自家釀的,平日里都不外售。”
鐘離把包裹好的涇陽茯磚茶遞到了沈青城手上。
“鐘叔,你這博古架上放的夜光杯不知材質是什么玉,感覺通體很薄,質地很潤。”沈青城把磚茶放在隨身背的背包后,把剛才心中的疑問問向了鐘離。
鐘離拿起夜光杯,向眾人解說著。“這個夜光杯的原料,我用的是上好的祁連山玉精雕細琢而成,它的紋飾天然,杯薄如紙,光亮似鏡,內外平滑,玉色透明鮮亮。因質地輕盈,所以拿在手上手感很好。”
沈青城因是佛雕師出身,平日里雕刻的材質最多的是木石和山玉。
“鐘叔,你說這是祁連山玉?你可有見大的山料?”
沈青城想從鐘離這里搞清楚,雷喆從瓜哥那里搞來的山料,到底是不是祁連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