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乘車無聊的當口,王學祖給梅哲仁仔細地講解一百年后的變化。
城市帶之所以叫城市帶,就是城市連成一片,比城市群還夸張,一個城市帶比原來的一省之地還大。
人類的科技也不白吃飯,城市集約化的原由,是因為在生態設計維持上比以前的手段更先進更好,不再像以前的城鎮鄉村界線分明。
所有的農業種植養殖供給都實現了集約化、立體化、無害化,給養都是工廠化生產,人類的居住環境,僅僅需要考慮自然條件因素以及美觀。
如此自然是城市越集中生活越方便,也更利于環境水土的保持和重生。
據王學祖講,要是不發生這場人類與硅基人之間的大戰,水藍星的生態環境是向好了的。
可無來由這么一遭,百年的努力又一朝盡喪了,現在地表的環境,連百年前都不如。
梅哲仁想了想給出了一句評語:“過于依賴外界條件或物質的鋪助所取得的成就,終究是不穩當的,即便不發生硅基人這樣的事情,也會有其它問題發生,比如自然災害,比如大型生化危機等等。”
王學祖想不通:“可是不依靠科技還能依靠什么呢?人類雙手的力量始終還是薄弱的。”
“人類一點都不弱,這一點你們很快就可以看到,另外也不是說不依靠外力,而是要有度,小孩掄大錘,耍得再熟都危險,要有一個能夠駕馭的范圍,不能出圈。”
望向車窗外,梅哲仁發現漆黑的通道隔著一公里才有一盞昏黃的燈光,所以每隔數秒才有一絲明滅不定的光線劃過眼簾。
拍了拍座椅的扶手,梅哲仁又以例為證:“就如同座下的高速列車,在提升速度時必須要提升安全保障,至少安全系數得是呈向上提升的趨勢。”
王學祖不以為然:“這有什么好想的,技術發展起來了就應用唄。”
梅哲仁搖搖頭:“做事不能只想著達成目的之后的甘甜,也要知道過程的艱苦以及失敗的苦楚,為了結果罔顧所有,其結果必然酸澀。”
“技術的應用,其使用者必須能控制能承載,就如同高速輪軌,只是輪軌有了新材料,沒有系統性的評估,是不能提速的,它不是一個輪子的問題,而是整個系統的問題。”
“就如同現在面臨的狀況,人類在大規模應用自動化前,沒有想過有一天失控會怎么樣嗎?多少前人發出過類似的警告,可是不警覺最后導致了現在的苦果。”
王學祖聽著聽著太姥爺的講述分解,沉默了下去。
梅哲仁才不管他,好為人師之癮又發作了:“我心目中的自動化,不是人類控制著一堆機器人啥事不干,而是像我的**、機體一樣,二者共通共感,但又獨立互尊。”
王學祖得了啟發,情緒提了起來,急促地問了一句:“實力均衡才會互相尊重?”
梅哲仁點點頭:“如果人類的機器人助手都是自己,那么從倫理、情感和社會效應上來說都是正向的。”
“人類獲取知識的難度和時間跨度都太大了,效率也低下,無法像生物本能那樣遺傳,有**和機體的交互共通,學習就會變得容易。”
“但是機器體幫人類解決了外向性的事務,人類本身也不能過于孱弱,也要有拿得出手的東西,互為輔助,和諧共生。”
“而且不同的人類個體間,只有強大程度拉近了,人與人之間才能有平等可談,平等不是一方給予施舍,而是能互相平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