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氣流擾動建立禁飛區,這個想法太需要想象力和技術了,任何一點細節出錯都不行。”
梅哲仁得意輕笑:“要什么緊?最壞的結果就是不成功,最好的結果當中獎,我又不損失什么,頂多就是消耗一些電力來改變地磁場而已。”
當梅哲仁和他的小兄弟在談笑風聲時,這邊的濕地公園周邊已經聚集了十幾具分體。
說的時候很輕松,其實改變地磁場是不可能的,沒有那么大本事。
梅哲仁只是利用很多分體,成形一個網狀結構,用自己發出的磁場來騙過大雁。
大雁并不是一種很聰明的動物,它們只會根據接收到的地磁反應來遷徙。
而且它們智力并不高,還認死理。
只要頭腦中的磁場反應改變了,它們不會管當前的環境是不是它們的棲息地,它們會休整后馬上出發,直到找到它們認準的地方。
就如同它們一生只會有一個伴侶,一旦經過交配,伴侶的氣息就會死死在絡印在腦中,形成本能反應,不找這個氣味誓不罷體。
這就是鴻雁長情的緣故,現在大雁的這個特性被梅哲仁利用了。
首先是環繞著濕地公園的六具仿生體就位,他們就像是給象群發出次聲波指引時那樣,往地下插入金屬探針,不過這一次傳導的不是次聲波,而是電磁波。
當仿生體輸出的電磁波達到擾亂地磁場的強度時,一個半徑五公里的橢圓型罩子在大氣內產生了。
這個罩子幾乎不可見,但它與外界交接的球面上卻透出了淺淺的綠色,這一層暈光還在陽光的照射下載浮載沉,像一只正在呼吸的巨蛋,籠罩著這片天地。
這是氧原子在不同磁場作用下產生的極光,跟極地的極光是一回事。
而且這個罩子還不斷流轉著炫光,分出各種色彩,緩緩地在綠色瑩光罩子的表面上游動。
這是火紅風暴投射在磁場上引發的電離效應,又被磁場分離了光譜。
濕地中間的大雁這時有了反應,它們開始呼喚同伴,組成一個又一個陣形,展翅飛升,毅然沖向天空。
此起彼伏的號叫,在濕地里奏起了一曲激昂的馬頭琴弦樂,仿佛將鴻雁們又帶回到了它們的北方家鄉。
數萬只大雁起飛是什么個場景?絨云卷地而起,翎毛似雪激落,可謂是回風蔽日,羽翼鋪天。
讓整個濕地沼澤一下子入了昏、陷進夜,眼前忽然就黑了下來。
整整花了十分鐘,雁群才完成了起飛,一排一排的人字型雁陣,從天上一直連到地面近前,像是一條長長的麾條,圈曲螺旋地掃蕩在天地。
這時輪到外圍二十公里以外的六個分體發力了,他們也將和內圈的六個分體一樣,激發電磁信號,組成一個電磁網。
不同的是,他們將把磁場的極性稍稍偏向,如果就能讓雁群一樣找不到一條完整的磁力線。
在這種情形下,雁群就會在天空中切出一條放射性螺旋線飛行軌跡。
等領頭的雁陣到達磁場的邊緣,內外兩圈的磁場會轉向,雁群又由向外放射轉向內收,如此周而往復。
雁陣的飛行路線是經過精確計算的,只要轉換磁極的時間配合恰當,那么這些雁陣就會在一萬米的空間攪出一個巨大的氣旋。
還是利用共振疊加的原因,這個氣旋會被一重又一重的雁陣不斷加速,最級形成了一個小型的渦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