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幸冬天水流不急,此處又有一個回灣,好歹讓雁群得了休息。
這一通折騰,讓梅哲仁的電池閘都快見底了,還好昨天收編的機器人那有備用電池,不然梅哲仁都頭疼怎么走到這。
現在好了,棱堡拿下了,棱堡內肯定有電池儲備,而且棱堡應該是有發電設備的,正好可以補充電能。
可是當梅哲仁看到發電機時,不但沒了興奮勁,反而抽了一口冷氣,從脊椎尾一直涼到了天靈蓋。
棱堡內的發電機既不是油氣發電機,也不是火紅能陣列,更不是核能發電機,而是出乎梅哲仁意外的地熱能發電機。
控制屏幕上顯示,一孔地熱井直直地打入到地底三千米以下,正從巖漿里吸取熱量。
這哪里是吸熱,這是趴在水藍星的肌體上吸血,比開采石油礦藏要惡劣得多。
曾經地熱能發電也以清潔、可循環利用而著稱,但梅哲仁知道,任何事物都怕極端,當地熱能被極端地抽取時,一定不是什么好事情。
當前的水藍環境已經有了嚴重的溫室效應。
我們可以簡單的算一筆加減法,火紅幅射到水藍的能量是一個周期性變動但一直穩定在一個范圍內的數值。
這個幅射作用于大氣,作用于地表,被植物吸收。
植物吸收了能量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達到一個動態的平衡。
現在人類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令溫室效應加劇,如此植物的生存環境被破壞。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讓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
但這還不是全部,在溫室效應中還有另一面,那就是地熱幅射對自然大氣的影響。
這個影響本來也是一個動態平衡,可如果人為地破壞這個平衡呢,這可比什么尾氣排放更要命也更快速致命。
今天梅哲仁找到了大氣中二氧化碳陡增的罪魁禍首。
地熱是地心熔漿蘊含的能量,原本地熱向大氣幅射的數值是一個大體衡定的量。
如果它們被加速抽出并作用于大氣,那溫室效應無疑是一般人類活動的數倍甚至是數十倍。
溫室效應加劇了,在火紅幅射和人類活動之外再加上了大大一塊,平衡被打破。
結果就是溫度上升,極冰融化,植被縮減,二氧化碳自然就沒了去處。
想一想,每幾十一百公里就有一口這種打入地下深處的地熱井,地熱被大量的抽取使用,這個數值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就是梅哲仁發寒顫的原因,哪怕他是仿生體,不會真正產生發冷的生理作用,但在心態上思維上也一樣會驚懼。
得調整對硅基人的認知,他們不是對水藍的生態環境有什么想法,因為他們破壞起來,一點也沒有留手更沒有猶豫。
以棱堡的數量和能量使用水平,梅哲仁站在地表上腳都有些發軟,他覺得地心的熱量很快會被抽空。
當地熱缺損到一定的閥值時,山崩地震海嘯風暴齊發,那時,人類會像皮膚表面的細菌一樣,被自然界輕而易舉地抹去。
梅哲仁都顧不上充電了,無目的地走到了室外,雖然他不呼吸,但他需要透透氣。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由魚眼變成了棱花,又由棱花變成了鵝毛飄落。
地上已經積起了厚厚的約半尺的雪,瑩白如鹽,寒氣逼人。
草從的煙火已經被大雪打滅,只有樹林里的幾處大火還在噼里啪啦地爆燃,野象們擠成一圈,正在靠著野火抵御嚴寒。
看到這一幕,梅哲仁心里更冷了,大自然的偉力如何能抗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