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叔叔,我聽盧征峰說您要單晶銀來做實驗搞冷聚變?”
梅哲仁不高興了,莫不是張維南思想局限性也大,于是他板起了臉:“怎么,你有不同看法?”
張維南脖子一縮,本就不明顯的脖子變沒了,成了個葫蘆樣,油光水滑。
“沒有,叔您怎么能這樣看我呢!我不但不反對,還能幫上忙。”
梅哲仁細一想問了句:“你這有單晶銀?”
張維南笑得越發甜了:“多了,南海基地要造潛艇啊,單晶銀是關鍵材質。”
奇怪了,沒有因果關系啊,梅哲仁套起了話:“造潛艇用單晶銀?現在不是用磁流體推進嗎?”
胖老小子得意了:“是磁流體推進,不過升級成了超導磁流體推進,還使用了超空泡效應。”
有些意外,梅哲仁繼續追問:“聚變反應堆小型化了?南嶺基地不是剛投產嗎?”
張維南的笑容像偷到了雞的肥狐貍。
“新的質子交換膜只是更好而已,磁約束也行的,潛艇在海里不怕電磁壓制,還是能用自動化控制的設備,只要不離開海水的遮擋就成,再加上電池容量的擴充,潛艇技術升級有五六年了。”
梅哲仁納悶了:“現在的潛艇不怕硅基人的反潛機了嗎?”
張維南的表情沒變化:“也怕,不過比以前好多了,速度快了,電磁屏蔽更強了,硅基人都沒有那么快的魚雷,根本追不上,只能用反潛機大面積投放深水反潛炸彈。”
接著他更得意了:“我們用了多模超導磁流體,可以全向機動,然后外殼的復合材料強度也提高了,潛艇的動作很靈活。”
梅哲仁又不是小白,直接搬出學術破妄**,將問題拖回到原點:“潛艇的電路用單晶銀?好像也不必要啊?超導線圈?不是有石墨烯嗎?”
這次張維南不炫耀了,而是有些感概還帶著慶幸。
“石墨烯也實現不了常溫超導,其它的合成超導材料也難生產,最難的是加壓和散熱,后來還是用回了單晶銀,直接用液氦降溫,然后依靠聚變堆的電力循環制冷,5N的單晶銀不僅僅導體性能好,導熱性能也好。”
說到此處梅哲仁就貫通了:“把超導線圈的熱量交換到潛艇外殼?加速超空泡的形成?同時還可以在潛艇外殼弄一層電離層,隔絕拖曵陣列的磁探測,好想法!”
可他剛表達了敬佩,又想起這個套路似曾相識,于是他打算詐一下胖老小子。
“怎么好像跟硅基人對戰機的改造思路很像?不過他們用是用等離子體屏蔽。”
張維南果然露出了惴惴的神色:“跟硅基人交戰,還是打下了一些戰機,撈回來拆開逆向研究發現了硅基人的造成升級,科學院集體攻關,覺得對高速潛艇有幫助,就用上了。”
梅哲仁也沒跟他計較冒功的事,而是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那現在潛艇的速度能有三百節?”
胖老小子迅速充水反彈:“還要高些,接近四百節了。”
有些失神,更多地是贊賞:“想不到在水下也可以飛了。”
張維南還是成功地秀了一把:“對,到水藍星的任何一個沿海基地,都不會超過24小時。”
梅哲仁微微頷首:“那你去幫我安排船只,今天就出發,想要實現反攻,火紅全食很重要,沒幾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