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之前有小戰,作為試探進攻也罷,說是實力測試也行,總之就是投石問路。
不過梅哲仁打主意的這顆石頭可不簡單,它是大平洋上的璀璨的寶石,也是七海中央的王座——牛基尼兒島。
這是水藍除了格陵蘭島之外最大的島嶼。
與格陵蘭島在永遠覆蓋冰雪不同,牛基尼兒島地處赤道,布滿叢林,物產富饒。
從這里,到海洲近在咫尺,到安洲不遠,然后到羊洲、草洲、游洲、南冰的路程基本上一樣。
占住了這里,就可以管顧到水藍所有的陸地了,最關鍵是這里到硅基人的老巢北羊洲也不算山水迢迢,都快跟白凌海峽同一個時區了。
白凌海峽是一個到北羊洲的陸上通道,到時反攻羊洲可以水陸空并進。
但只一路來去就顯得被動了,太方便對方防守。
就海上通道而言,牛基尼兒島離大平洋中部的火奴島最近,如果把整個水藍的海洋陸地看作一塊,這里就是中心。
要是在以前,倒不那么好打牛基尼兒島的主意,因為島上有大量的原住民,還是那種需要保護的野生土人。
可硅基人來了,他們把牛基尼兒島當成了大平洋的中轉站,將島上的人口清了一空。
由于島上的人口本來就不多,更談不上發達,也沒有建設地下基地,所以牛基尼兒島屬于無主之地。
當然這需要把島上原有的硅基人勢力抹掉才算。
梅哲仁打算將牛基尼兒島攻下后,作為一個作戰中心來使用,從這里起飛空天艦,真的是到哪都一樣遠。
對于空天飛行來說,在赤道出發是最短也最省力的航程。
即便當前告別了火箭的化學推進,不須像從前那般精打細算,但真氣也不是要多少有多少的廉價品。
一上一下飛一趟能把歐潮海的一整個空天大隊的真氣耗掉三分之一強,還得留著力作戰呢,沒真氣超聲波劍怎么用。
省真氣是節流,還得開源,想要拿下海洲完成泥盤的遷徙,也需要占住這里打開通道。
進而想要到南冰洋去,完成對水藍大氣的改造,這里也是不錯的跳板。
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這里沒人沒家底,打爛了盤盤罐罐不心疼,不用太過在意防守。
眼下馬上要趁著火紅全食展開大發擊,星辰國的主要力量都不方便調出來,那集合南海周邊的各大基地打一個前哨戰就很必要了。
消滅了這里的機器人大軍,也是消耗硅基人的有生力量,還能聲東擊西,把硅基人的注意力從星辰國拉走。
這一次反擊不可能一下子打到羊洲去,主要的目標就是光復安洲的地面,不給硅基人騎在頭上,讓人類能多一些備戰的空間和余地。
如此就不能讓硅基人把所有的有生力量都投入進來,把反擊打成決戰就不好了。
所以梅哲仁要在天上、在北極洋、在南海、在牛基尼兒島甚至海洲多點發力,爭取把硅基人的力量拉開。
臨到火紅全食前,還要在火奴島制造攻勢,以點帶面,將硅基人的力量牽扯過去。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火紅全食到來時,能一舉光復安洲全境。